□本报记者 郭 靖
“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如果一个人能用一辈子坚守一份事业,并为之倾注全部热情与心血,无疑是难能可贵的。龚立堂就是这样一位新闻人。
他是一位资深的高级编辑、省新闻职称高评委和省报纸审读专家,是第一批荣获“河南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的基层同志,还是河南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信阳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从事媒体工作35年间,他的足迹踏遍了信阳的山山岭岭,笔下流淌出1000多篇报道文字,记录了大别山老区的社会变迁和民生百态。
提起龚立堂的名字,在信阳乃至河南新闻界,或许你没见过其人,但一定看过其文。在他的笔下,人们看到了豫南茶乡的好风光、信阳老区的新变迁,看到了“光山密码”“文新现象”“信阳精神”这些改革的实践者,也看到了农民工的好榜样、新茶商的新作为、大别山下“洋农民”、淮河流域走笔十四谈……都说文如其人,在这些报道的字里行间,无不闪现出一位扎根基层新闻人的务实精神和扎实采写功底。
谈起与新闻的结缘,龚立堂说,在学生时代,自己就爱好写作。在部队从戎期间,就采写发表了许多新闻稿件。1985年春,他来到刚创刊不到半年的《信阳日报》,从此踏上了专业新闻之路,“新闻天天有新面孔,写起来就是有股劲儿”。
的确,干新闻就得有股劲儿。35年来,龚立堂的工作单位、职称与职务虽几经变化,但从事媒体工作的信念没变,坚持写稿编稿的作风没变。《信阳“三刚”的故事》《西河,大别山中“三胞胎”》《大别山老区寻找发现“最美信阳人”》……从一名普通的记者、编辑到部门主任,到信阳晚报、广播电台总编辑再到广播电视台、信阳日报社副总编辑,他始终笔耕不辍,讲好老区故事、传播信阳好声音,乐此不疲。
拿得起笔杆,挑得起重担。浓墨重彩的重大主题报道,是各大媒体的重头戏,也是龚立堂一直专注的重点领域。他策划组织的“走信阳大地,看家乡变化”“迎接新世纪,呼唤城市化”等主题报道,被业界专家称之“开创了信阳新闻史之先河,为信阳新闻界树立了典范”;他策划的“全国百家党报社长总编看信阳”“大别山区党报精准扶贫看信阳”等主题采访,被中国报协领导称赞“发稿之多、质量之高、效果之好,前所未有”;他策划和采写的《大力倡导务实之风》《国家战略的信阳力量》《阻拦者不担责》等报道先后荣获中国新闻奖、河南五个一工程奖、河南新闻奖一等奖……
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经龚立堂采编的作品荣获全国和省市级以上新闻奖作品逾百篇。不仅如此,在他主政信阳晚报工作时,开创了全国地市晚报实行“首席记者制”之先河;他坚持业务研究,撰写的《旧媒体 新媒体 全媒体》《重大主题报道的典范之作》《学习习近平讲好故事》等作品荣获全国和省级新闻论文一等奖;他合作主编出版的《信阳历史文化丛书》23卷、900多万字,填补了信阳历史文化丛书空白,受到市委通报表彰。
新闻要新,队伍要精。在新闻实践中,龚立堂不仅笃行堂堂正正做人,更加注重言传身教、培养新闻人才。经他发现和推荐的全省新闻系统副高职称以上的编辑记者逾百人,其中信阳就有十几人……
能保持这股劲头的,唯“敬业、热爱”之情。正如龚立堂所言,“对新闻文字的喜爱是一种痴迷。”作为资深新闻工作者,他常用身体力行来告诉年轻的编辑记者要“走出去、沉下去、融进去”,用犀利文字和现场镜头展现新闻的力量。
一尺之笔写春秋。闲不住的龚立堂, 疫情期间,整理出版了80万字的《一尺之笔》作品集,还开设了个人微信公众号,竭力拥抱新媒体。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要始终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只有多做研究、多写论文、多出作品,才能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龚立堂说。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