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迎春
通 讯 员 沈立平
提起水稻育种专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实际上,像袁隆平这样潜心水稻杂交育种研究的专家还有很多,他们自嘲是“跟着太阳走的人”。
春夏季节,气候温暖适宜,他们在内地育种;秋冬季节,内地天气变冷后,他们又到海南加代育种。如同候鸟一般,一年四季,他们随着太阳的直射变化而迁徙。王景晨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王景晨今年83岁,是信阳农林学院退休老教师、研究员,曾任信阳农林学院水稻研究所所长,兼任河南省生物工程学会理事、中国特种稻研究与开发协会理事。他致力于水稻育种研究60余载,先后育成水稻新品种(系)30余个。
昨日,记者走进该校水稻研究所,见到了耄耋之年的王景晨。他头发斑白,皮肤黝黑,身材消瘦,但精神矍铄,看起来更像个农民。他正在研究所水稻育种试验田里给团队成员讲解水稻的生长变化情况。
授课完毕,王景晨老师迫不及待地带着记者去参观他的“宝贝”——5个大冰箱里存放的各类水稻育种材料和种质资源。“这些可是王老师花了60余年的研究成果呀!”团队成员、该校农学院教师王付娟告诉记者,“几十年的研究经验,让王老师练就了一身的绝活。一株稻穗用手掂量掂量就能估测产量高低,一粒稻谷只要放在嘴里咀嚼咀嚼,就能分辨出品质优劣。”
团队成员、该校农学院教师周强说:“王老师整天想的就是水稻育种,其他的都是小事。有时候想想,他一不图钱、二不图名,默默奉献了这么多年。这种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
“如果不是腿部受伤,王老师这个时候肯定是在水稻田里。我们的大片试验田在平桥区甘岸镇和浉河区太阳坡村,由于路途遥远,今年我们就没让他过去。”王付娟说。
团队成员、该院农学院教师卫云飞介绍,水稻开花期正是杂交授粉的黄金期,通常也是阳光照射最强气温最高的时候。为不误水稻开花的最佳时机,他们常常11点至13点守在稻田里,进行水稻授粉工作。
“为了赶时间,顶着大太阳在稻田里待上一整天是常事。那种辛苦,没有下过田的人是不知道的。而王老师一坚持就是60余年。” 言语中,卫云飞露出了敬佩的眼神。
水稻育种不仅是一门高度严谨的科学,而且是一项争分夺秒的工程。在信阳育种,只能一年一熟,而在海南,由于光热充足,可一年多熟,更便于育种加代。基于此,王景晨每年11月份就会转战海南。
如今,回想起在海南育种的日子,王景晨依然记忆犹新。“在海南,我们去的都是偏远的农村,在那边租地、租房,从播种到收割各个环节都是自己完成,还要自己买菜做饭,一住就是四五个月。”王景晨说,“不知道在海南过了多少个年。那时候也没感到寂寞,可以和其他专家交流,每天忙并充实着。”
凭着60余年的坚持和默默付出,王景晨先后育成水稻新品种(系)30个,其中5个新品种通过了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他研究育成的高产、优质香米新品种香宝3号、超高产水稻新品种豫籼5号、豫籼8号等曾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我对自己的研究从来没有满足过,只要身体还允许,我将继续研究下去。如今有了自己的团队,这些学生都很勤奋好学,我希望带领他们取得新的成就。”采访最后,王景晨笑着说,“等将来有一天我干不动了,我将把毕生研究、保存下来的这3500余份材料交给我的学生,希望他们能做得更好,将这项研究继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