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工交新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风雨同舟见真情


□曾 茂 张强强

7月29日上午,久违的阳光照在农田里、河滩上,洪水退去后的豫南大地又焕发了生机。

当日,固始县丰港乡潘台村村民付民启家很是热闹。原来,固始县供电公司工作人员专程去看望付民启,向他前几天为电力员工逆洪而上保供电时给予的无私帮助表达诚挚的谢意和敬意。

“您可让我们好找啊,大爷,那天可太谢谢您了,当时可把我们急坏了。险情当前,您本来都已经撤到安全地带了,却还冒着危险专程送我们,您是英雄啊!”当固始县供电公司党委书记刘友安紧紧握着付民启的手连声说谢谢时,这位朴实的老人手足无措地说:“这话是咋说的呢,俺们的家遭遇了洪灾,你们是来帮俺们、救俺们的,该说谢谢的应该是俺们呀!俺只是行个方便,你们才是大英雄!”

这一来一往饱含真情的对话,让一个风雨同舟抗洪抢险的感人故事浮现在了笔者的脑海。

事情要从7月21日说起。21日11时,固始县丰港乡潘庄村新台子组史灌河东岸出现大的管涌险情,情况万分危急。固始县供电公司迅速进入战时状态,为抗洪抢险提供保障。

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固始县供电公司全体领导班子成员第一时间带领抢险保供电队伍到达现场外围。当时,为了迅速撤离受灾群众,通往现场的道路已进入交通管制状态。抢修人员没有一丝犹豫,抬起设备就往约20里外的险情地点冲去。

这时,一辆电动三轮车停在了抢险队伍旁。一位老人探出头问:“你们是去新台子抢险的吗?”

“是啊,大爷,我们是供电公司的,得立即赶上去拆除危及安全的电力线路设施,保障抢险顺利进行。”

“那是得快点!”老人大手一挥,说:“这段路远着咧,快上来!俺带你们去!”

时间紧急,部分抢修队员带上设备跳上了电动三轮车。上车后,通过交谈,抢修队员了解到,老人是丰港乡潘台村的村民,当时正往乡里给他们安排的安置点赶,但看到逆行而上的队伍时忍不住停了下来。看着身边的景色飞快地倒退,队员们急躁的心情有了些许平缓。

就在这时,只听“砰”的一声,从路前方拐弯处钻出来一辆快速驶来的三轮车,跟老人的三轮车碰到了一起,车翻了,人都摔倒在地上。“你们赶快走!这里的事俺来解决!”老人急切有力的话语从抢修队员的背后传来。

“大爷,这咋行啊!”

“别管俺,前头等着上人,你们别在这耽误事了!”老人急得直跺脚,坚决阻止队员们帮忙。

“大爷,等安全了,我们一定去看您!”抢修队员追问老人的名字和住址时,老人没有回答,只是一个劲地催促他们赶紧出发。看到老人没有什么大碍,队员们只好记住老人的容貌,继续火速向前方赶去。

雨越下越大,但队员们的步伐却更有劲儿了。因为他们知道,时间必须要抢,行动必须要快,老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才会更多一分保障。

当天下午,大堤沿岸的高低压线路和电杆全部顺利拆除。晚上,一条400米长的应急照明线路顺利架设,30盏LED灯同时亮起,为堤岸上来往的人员照亮了脚下的路,为抗洪抢险的战士们照亮了堤坝,更照亮了所有人必胜的信心。

近日,固始县供电公司党委一直在努力寻找逆行途中遇到的那位老人,想当面感谢他对供电公司的无私帮助。几经周折,终于打听到这位载着抢修人员逆险而上的老人叫付民启,今年已经74岁了,家庭困难且一身的病。

为感谢付民启老人,刘友安和相关人员带着慰问品和慰问金专程去看望老人,向他表达谢意。于是,便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面对刘友安和工作人员,付民启老人眼眶湿润了。他说:“那天俺太急,开太快了,还没把你们送到地点。就这样你们还一直惦记着我,让你们费心了。恁远的路,恁险的汛情,你们抬着机器和设备往上冲,‘人民电业为人民’这句话真不是白说的!”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