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 靖
基层一线显担当。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一批批新闻“战士”闻令而动,毅然逆行书写担当。潢川县广播电视台民生外宣部主任万东生,就是其中一位。
“作为一名党员和退役军人,疫情一日不除,我就一日不退。”大年初一,万东生主动提前上岗,在抗击疫情期间,他采写了大量鲜活报道。说起这段经历,最让他感动的是一线医务工作者。
2月3日,万东生获悉,2003年“非典”期间奋战一线的潢川县第二人民医院护士长胡予霞,主动剪掉长发请求到抗击疫情的前线。他和同事第一时间联系,经过多次沟通,及时用镜头记录了胡予霞和同事勇往直前的身影。新闻迅速在县电视台播出,传递出“白衣天使”的感人事迹,坚定了广大干群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疫情期间,只要接到采访任务,万东生总是二话不说扛起摄像机,奔赴现场。“说不害怕那是骗人的,担心传染给家人,后来大家统一住进了隔离点集中办公,心里才算踏实点。”万东生说,自己和同事坚守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走遍200多个疫情防控卡点,系统报道了潢川战“疫”的全过程,“在此期间40多天没能回家,虽辛苦但很值得。”
在做好报道的同时,他还以一名志愿者身份,积极联合当地志愿者协会,组建“志愿者突击队”,为全县卡点送爱心餐;为填补抗疫物资缺口,组织爱心企业、商户等捐赠了一大批消毒液、酒精、口罩。他也被共青团市委评为“信阳市优秀青年志愿者”。
“2005年,我退役后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谈起入行经历,万东生记忆犹新,“对于电视新闻来说,当时的我是门外汉,一切都得从头学起,基层一线就是提升业务本领最好的课堂。”
从田间地头,到工厂车间、街头小巷……从业15年以来,万东生始终未离开电视台新闻采编一线,把镜头对准基层现场,不断推出原创新闻产品,锤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由他负责采访的报道在全国和省级、市级新闻奖评比中频频获奖。
多年来,万东生还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利用业余时间去关爱关心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先后为潢川老城街道、上油岗乡万岗头村5名留守儿童解决了学费及生活费,并组织开展“悦动夕阳 与老同乐”等志愿服务活动。
心中有爱,笔下有情。在万东生看来,选择当记者,就选择了奔波与忙碌,选择了勇敢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