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民生新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防汛抢险,信息服务要‘跑’在前”


□赵国民 余 江

息县,淮河穿境而过75.4公里,河之南葱翠秀丽,河之北坦荡宽广,自古以来良田沃野、物产富饶,是名副其实的“中原粮仓”。

7月,一场特大暴雨袭击了息州大地。降雨过程历时之长、范围之广、雨量之大、洪峰水位之高均为历史罕见!

危急关头,息县水文站人员不辱使命、忠诚担当,科学测报、精准服务,在抢险抗洪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先进典型,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信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息县水文站站长余金峰就是其中的一位。

“收到强降水预报,全体职工24小时值班严阵以待,密切关注雨水情变化。7月19日20时,水位达到39.31米,流量为3710立方米/秒,我们每天24小时轮流值班,每隔几十分钟就要下水测量最新水位、流量数据,及时上报。”7月24日,余金峰说,为确保第一时间送上精准的汛情数据,为防汛指挥调度提供科学依据,他带领全站职工多日来一直坚守岗位。

据了解,余金峰1967年出生,1988年退伍后到息县水文站工作至今。他从水文站一名普通的水情预报员开始,从事水情分析预报工作已经整整32年了。这32年来,他和水文站6名同志把时间都留在了那间小小的水情值班室,留给风雨里千千万万期盼平安的家庭。

在此次强降水过程中,余金峰每天带领大家多次冒雨穿梭于洪水肆虐的河面采集水流信息,观测河道水位,进行雨量水量监测,分析预报洪峰水位流量,发布洪水预警。每两小时就向河南省防汛指挥部上报数据信息。

“雨情就是冲锋号,河道水位要起涨,我们就得去抢测第一个起涨水位。不能等不下雨了再去干,每次险情来了,大家都是想着就是把数据信息赶快抢回来。7月19日19时,室外风雨如磐,豆大的雨珠打在脸上让人睁不开眼睛,我们穿着救生衣,拿着测验工具,依靠几把手电筒的光芒一步步挪到监测点,一丝不苟地完成测深、测速、流量测验等工作。”谈起7月19日夜里值班的情形,余金峰仍记忆犹新。

“淮河水位的变化过程线,就是息县老百姓的生命安全线。防汛抢险,信息服务要‘跑’在前!息县水文站的全体同志都知道,这些数据承载的是信任与责任,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驻守在河流岸边,始终战斗在防汛抗洪的最前沿,用智慧、汗水甚至生命守护着息壤福地岁岁安澜,践行着水文人最朴实无华却又忠诚的责任担当!”余金峰感慨地说。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