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凯 袁 野 通讯员 邵建中 张雯雯
庚子年初,一场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了大半个中国。面对疫情,一群群抗疫战士顶风逆行,他们奋不顾身地在一线与病毒短兵相接,发挥了灭“疫”主力军的作用。
一石激起千层浪。作为距离武汉不到200公里的河南“南大门”,老区新县抗疫面临着巨大压力。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卫健委的领导与大力支持下,1月22日,新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成立,并发布《致全县居民的一封信》,要求人们不要恐慌,携起手来共同战“疫”。
随后,新县人民医院被确定为医疗救治定点医院。全院干部职工积极响应,迅速行动,逆行而上,109名医护人员第一时间主动请缨,要求前往新冠病毒筛查救治一线,坚守新县人民的健康防线。
有召必回,战士赴阵急
新县人民医院党委报请上级组织批准,及时成立新冠肺炎抗击救治一线临时党支部,把党组织建立在疫情救治第一线,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白衣天使化身抗疫战士,全院党员、干部和医务工作者视疫情如命令,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地坚守疫情防控救治最前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
这其中,疾控科副主任王胜利在朋友圈讲出了大家的心声:“当一封封请战书砸向你心口的那一刻,假如你还能宣泄情感,你怎能无动于衷!也许他们已经习惯,也许他们已经选择孤独,但是他们用行动证明他们是这个世上最有情感,最有爱心,最最值得尊敬的一群人!”大疫面前,白衣弱质争上阵,旗鼓相当赛木兰。
医护人员站稳脚跟,坚决把好预检分诊这个疫情防控中的第一道关口,耐心地应对着惊慌的就诊者,为他们测体温,询问疫区接触史、现病史,认真排查,仔细记录,区分疫区接触史发热和普通发热人群。
1月22日,新县首次发现疑似病例。新县人民医院在感染性疾病科建立隔离区,迅速对疑似患者进行隔离收治。1月31日,该县确诊4例新冠肺炎患者,活动轨迹从城区到乡镇皆有覆及。
情况紧急,县里原有的留观病床数已经不能满足疑似病人的增长速度,需要立即从县城周边选址,改建留观病房。1月31日晚7时,接到县里通知后,院长康继根带领副院长吴成涛及院感办、医务科、护理部、总务科相关负责人,立即会同上级专家现场查验、商议,连夜提出将县内还未启用的新中医院大楼改造为隔离病区,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感染病例的建议。方案通过后,他们又顾不上休息片刻,在路没修好、大楼水电不通的情况下,拿着手电筒照明,用脚步丈量了整个大楼的每一个角落,规划完成隔离病区的布局流程。经过医护工作者和工人们三天三夜不眠不休的不懈努力,新县版“小汤山”顺利启用。
新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当即协助病人穿戴好防护用具,收拾行李转战他处,120急救车司机兰天辉挺身而出,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开着负压救护车转送患者和医疗器械。一天下来转运的患者达22人,每跑一趟,救护车就要重新消毒,为了减少感染的风险,兰天辉一整天都不吃不喝。
人们难忘,在这艰难的时刻,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时间派遣“校地帮扶”医疗工作队来到新县协助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领队冯博和他的三位“战友”,主动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刻,于大年初一赶回了新县人民医院,与新县人民肩并肩战疫情。在繁忙的“疫”线现场,冯博迎来自己的生日和儿子的生日。
应战向前 “疫”线勇担当
新冠病毒的体积只有30纳米-80纳米,想要清晰地观察它需要电子显微镜放大10万-15万倍。近距离与之共处则更为艰难:患者的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经手至鼻腔、眼睛等黏膜,也会导致感染。
“开始的时候没有觉得危险,抱着为医院分忧、为患者解难的想法就去了,后面看到报道说许多医务人员感染,还有人殉职,坦诚地讲也感觉到危险这么近。”泌尿外科医师胡玉峰回忆道。疫情暴发之前,他和同事陈培正在信阳市中心医院参加规培。随着形势的越发严峻,两人随即返回新县人民医院报到参加抗疫工作。
与疫情斗其“乐”无穷。厚厚的防护服使人又爱又恨,是它提供了与病毒战斗的盔甲,也是它不断折磨着医护人员的身心。一穿就是七八个小时,期间不方便上厕所,医护人员进病区之前不敢喝水、不敢吃饱,每次脱下来都是大汗淋漓。物资的紧张又使得“盔甲”尤为珍贵,部分医护人员甚至自己动手制作了防护靴套。为了方便工作,2月5日晚,隔离病区的医护人员们相互剪发,男士剃成了平头,女生舍弃了长发。
现实工作却要人们付出更多:护目镜上的雾气让眼前世界朦朦胧胧,两层手套使人很难摸到血管,这对护理技术无疑是种极大的考验。协助患者进餐,同时还要为患者脆弱的心理进行疏导,消除紧张情绪等事物也考验着医护人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在隔离区,为了夜以继日的对患者保持治疗和护理,医护人员按照5小时一班的工作机制进行轮班。进了病房,医护人员人人是多面手;出了病区,脸上留下的是口罩深深的勒痕和双手被84消毒液、滑石粉等腐蚀的伤疤。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艰难的境遇显现的是医护人员的坚毅和担当。人们记住了这群在疫情中“脱颖而出”的尖兵:58岁的金世宏挺身而出毅然担负起该县救治专家组首席专家的重任。从感染性疾病科收治第一例病人,到定点救治医院的启用,再到一例又一例患者的治愈出院,都凝聚着他的心血和汗水。
在金世宏的感召下,他的儿子金鹏、儿媳余娟积极加入到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朱峰,从疫情初期他来到感染性疾病科病房就一直未曾回过家,全县确诊和疑似患者集中转至隔离病区后,他第一个请战前往确诊病房,到了轮休时间他又主动要求继续坚守;董桂平,也是疫情刚开始就坚守在隔离病房,医院统一安排轮休,她主动放弃轮换机会继续坚守,谁能想到她家中还有两个年幼的孩子。
2月3日,经上级党组织批准,5名一线医护人员火线入党。他们表示,要发扬共产党员不畏艰苦、无私奉献的精神,坚决用血肉之躯筑起防疫控疫的钢铁长城。
此次入党5人中,李新华是年龄最大的一位。“感谢党组织能批准我们入党,这是对我们一线人员的信任,更是激励,我们一定不负组织重托,坚决打赢这场战役!”入党宣誓后,她就着一口热水吞服下两粒速效救心丸,转身又回到自己的护理岗,在这个岗位上她已经连续奋战了14天,全然不顾自己随时可能诱发的心脏病。
在疫情暴发的紧要关头,李新华在全院发出请战书,并第一个报名申请到疫情救治一线,带动全院百余名护理人员郑重地按下请战的红手印。在墙上张贴的护理一线值班表上,李新华的名字从除夕一直排到正月十五。
用我必胜 战“疫”迎曙光
在战“疫”救治一线,新县县委书记吕旅、县长夏明夫和县联系、分管医院及救治组领导多次前往看望医护人员,给予“白衣天使”极大的关心和鼓励。2月11日10时,经过医护人员连续12天的精心救治和悉心护理,新县首批确诊的2例新冠肺炎患者检测结果呈阴性,准予出院。夏明夫来到现场向出院患者表示祝贺,他说,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新县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为每一个被确诊或疑似患者提供最好的医疗、环境及保障措施,确保他们得到精心、细致、全面、周到的治疗。
2月26日,该县最后一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乘坐救护车缓缓驶离新县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由此,新县的疫情防控实现了“低发病、零院感、无死亡、早清零”,医护人员的无私奉献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同。
县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为长期奋战在“疫”线的“最美逆行者”安排了环境优美的的轮流休整隔离区,县卫健委组织专人对住宿房间、安全通道、餐饮公共场所等区域进行卫生清洁和消杀,为医护人员提供“营养餐”。吕旅来到现场看望轮休的医务工作者,代表县委县政府向轮休医护人员表示感谢,并请大家向家人转达县委县政府的问候。他指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广大医务人员坚守奋战在抗疫一线,为新县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县委文明办号召各文明单位通过结对一名医务人员、打一个感谢电话(致一封感谢信)、慰藉一次家人、代办一件家事、购买一份保险“五个一”志愿服务活动,为全县奋战一线的医护人员及其家属结成对子,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截至目前,已有56个文明单位参与到“致敬逆行者,情暖天使医”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中,为医务工作者及其家属送去了价值10余万元的慰问品,代办、解决家庭急事难事132件。
无数坚守岗位的“逆行者”们,带给我们强烈的心灵震撼,给予我们共渡难关的勇气和信念。相信在“最勇敢的人”的保护下,一定能够彻底战胜疫情,打赢打好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他们的名字或熟悉或陌生,但都是那样的闪闪发光,他们的精神都是一样的可歌可泣、可敬可佩,让我们一次次为之感动。前方战斗不休,后方备战不止。这就是抗击疫情关键时刻新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展现出的团结奋进、共克时艰、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新医”精神。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