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减贫任务基本完成,“两不愁三保障”基本解决。2013年年底,信阳市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村920个,贫困户21.7万户,贫困人口78.3万人,贫困发生率高达10.88%。经过几年的不懈奋斗,6年间累积脱贫80.7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2019年年底的0.46%;全市8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92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序列,全市未脱贫人口剩余3.3万人,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
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90%以上得到了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支持,2/3以上主要靠外出务工和产业脱贫,自力更生自我脱贫能力提高。2019年,我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010元,同比增长9.9%,增速高于全省0.3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省第二位。
基础设施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按照“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客车到村、安全便捷”要求,突出抓好通路、通车、通邮等各项工作,全市所有行政村硬化路实现“村村通”,部分达到了“组组通”,农村客运班车实现全覆盖。农田水利设施不断完善,用水设施遍布田间,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持续提高供电服务水平,农业生产生活用水用电得到有力保障。
公共服务能力提升方面,信阳市实行“一元公交”,大力实施健康扶贫,全面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扎实推进“网络+扶贫”等一系列便民服务措施,并按照“干净就是美,持续就是好”理念,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在全市开展创建“千万工程”示范村活动,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明显提升。
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大力实施“严乡强村育新计划”,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开展“四面红旗”创建活动,大力培养选拔思想政治素质高、道德品质好、带贫致富能力强的村党组织书记。
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为了进一步增强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成立扶志办,制定《扶贫扶志行动方案》,扎实推进志智双扶工作。
新华网: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作为大别山革命老区,信阳将采取哪些积极举措打赢打好脱贫攻坚这一场硬仗?
乔新江:信阳市以“两个更好”为工作的基本遵循,弘扬大别山精神,采取强有力的工作举措,坚持六个“一起抓不动摇”,让贫困群众不仅要脱贫,而且要致富,走向更加富裕的美好生活。
坚持五级书记一起抓不动摇。强化党政主体责任,将脱贫攻坚作为“一把手”工程,落实五级书记抓扶贫制度,层层签订《责任书》,设立脱贫攻坚指挥部,建立高效的脱贫攻坚作战指挥体系。坚持产业就业一起抓不动摇。没有产业就业作支撑,贫困群众就难以实现持续增收;没有稳定收入作保障,也就难以实现稳定脱贫。我们一手抓产业扶贫,持续巩固提升“多彩田园”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建设成果,打造了一批特色产业,茶叶、油茶、稻渔共作、旅游、电商等扶贫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群众在产业链中分享更多收益。全市建成示范基地1948个,累计带动贫困户9.4万户,带动贫困人口30.2万人,带动贫困村860个,覆盖率93.5%。另一手抓就业增收,针对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响,我们“三管齐下”,确保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基本实现稳定就业。
坚持提质兜底一起抓不动摇。持续巩固提升,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我市8个贫困县区虽然已经全部脱贫摘帽,但投入力度较往年只增不减。今年全市涉农统筹整合资金将在36亿元以上,主要用于进一步提升“两不愁三保障”水平,巩固脱贫质量,进一步提升脱贫成效,探索变“死钱”为“活钱”、变“输血”为“造血”,建立长效保障机制,建立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方式,为乡村振兴奠定良好基础。做好兜底保障。持续提升低保标准,确保低保线稳定高于扶贫线。
坚持减贫防贫一起抓不动摇。一方面,紧盯2020年全市3.3万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持续强产业,稳就业,保证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持续稳定,让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另一方面,着力构筑防返贫致贫的防线,加强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日常监测,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发现、提前干预,实行动态帮扶。
坚持短板弱项一起抓不动摇。着力解决反馈问题整改,尤其是对受疫情影响出现的新问题高度重视,连同国家考核、省市督查、审计反馈的问题一并纳入问题整改台账。对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民盟中央监督反馈问题、“回头看”发现问题进行全面举一反三排查整改。着力解决扶贫信访问题。开展扶贫领域信访问题专项治理,畅通信访渠道,确保扶贫信访有专人办理,限时办结。着力解决作风问题,开展扶贫领域作风专项治理。
坚持扶志扶智一起抓不动摇。传播正能量,结合文明村镇建设,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好儿女、好媳妇、好婆婆、卫生清洁户、脱贫致富户等先进典型评选,形成了良好的带动作用。搭建新载体,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全市成立孝善理事会1725个,有171个乡镇、2181个村推进孝善敬老活动,进一步促进乡风文明。培训增技能,全面掌握贫困群众的就业需求,大力实施雨露计划培训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贫困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都能有一技之长。
(据7月24日新华网)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