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把优秀返乡农民工打造成乡村振兴生力军


□杨三军 陈 健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人才哪里找?优秀返乡农民工群体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近年来,在国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激励感召下,越来越多的优秀农民工选择返乡创业,激活了乡村一池春水。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增收,有的通过打拼创办了自己的企业。但客观上也导致农村“空心化”不同程度地出现,特别是农村基层组织弱化,村党支部书记和党员队伍均呈现出“一老一低”特征,即年龄老化、学历偏低,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不强、青黄不接问题突出。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果乡村人才等要素一直单向流往城市,振兴就是一句空话。把那些有能力、有觉悟、有志于为家乡服务的农民工吸引回来,引导他们返乡创业成为致富带头人,从中择优培养成党员、乡村干部,充实基层干部队伍,这是解决农村党员队伍和基层党组织青黄不接的治本之策。

优秀农民工引得回,还要让他们留得住、干得好。近年来,许多地方从狠抓农民工党建入手,在严格人选标准的基础上,建立优秀农民工定向回引、服务保障、培训提能、选拔使用等制度机制,让他们在能力上有提升、工作上有保障、生活上有盼头,真正在农村扎下根,干事创业有成就感。

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人才是关键因素。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优秀返乡农民工这一群体,通过综合措施,把他们打造成一支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工作队、生力军,为农村脱贫奔小康和发展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