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康松
通讯员孙立建
3月26日,乍暖还寒,新县浒湾乡伍榜村迎来了一支特别的“战斗队”。疫情防控阻击战初战告捷,脱贫攻坚击鼓催征,按照新县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扶贫力量向各战区汇聚,新县教育局扶贫工作队闻令而动,立即进驻伍榜村,全面开启新的工作征程。
一把轮椅送到家
7月14日早上8时,伍榜村贫困户游安远在雨中焦急等待。
“准备好身份证、户口本,我马上就到。”扶贫队员匡兵与他的帮扶户游安远约好了,今天带他们夫妻二人到县医院进行残疾鉴定。
一大早,匡兵先到伍榜村郑洼组接上游安远夫妇,又驱车冒雨到潢河路新县人民医院,陪着排队挂号检查,拿着诊断证明,再到朝阳路新县残联进行残疾等级鉴定,还帮助申领了一把轮椅。
一切办理妥当后,又带着游安远夫妇返回伍榜村郑洼组家中。按照使用说明,把轮椅调试好,下午1点多回到村部。
真帮实扶,匡兵下足绣花功,解决了游安远眼前一件件难事,在在扶贫中建立深厚友谊。“匡兄弟,我昨天河里下了几斤小龙虾,送你尝尝。”“家里自己种的黄瓜,你要拿着。”“不要客气,咋俩有缘,帮点小忙不算啥!”游安远的一次次好意遭到婉拒,每次见面总感觉过意不去。
提起他的帮扶人,游安远倍感幸福,因扶贫结缘,现在他俩不是兄弟胜似兄弟。
一捆柴禾背到屋
5月18日,扶贫工作队按计划入户走访。刚走到伍榜村程洼组,看到70岁的汤世梅正在山岭上拖着两捆柴,艰难地往回走。看到老人身体佝偻、汗流浃背,杨毅恒、匡兵二话不说,赶忙上前,一人接过一捆柴,一直送到她家的厨房。“你们真是党的好干部!”出门时,汤世梅老人感激地说。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每名队员坚持每天早出晚归,人驻村、心入村,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办实事。村部公厕便池变色了,他们蹲下来,用刷子一遍遍清洗,直到洁净。贫困户郑广胜常年在外,门口的房屋安全鉴定标识牌掉落,他们帮捡起来,擦干净,再贴上去。未脱贫户徐凤英已经91岁高龄了,其门口杂草多,家庭内部卫生差,扶贫队员弯下腰拔拔草,随手拿起笤帚扫一扫,开窗让屋子通风换气。上下班路上遇到村里老人赶集购物、孩子上下学,他们停下车顺带一程……
点点滴滴,他们与伍榜百姓越走越近、越来越亲。
一句承诺干到底
时光漫溯,回想扶贫工作队队员见面会上,队长胡志的承诺:“请放心,到伍榜,我们就是伍榜人,我们一心一意把扶贫工作干好,请组织放心。”
“没想到在家门口能创收,一天能挣七八十块钱呢!”“年纪大了,这个适合我们。”提到伍榜村笤帚加工,伍榜组叶立青滔滔不绝地说。伍榜村是国家级贫困村,村集体经济薄弱,产业是短板弱项。帮扶单位县教育局想点子,扶贫工作队抓落实,结合村情民情,主导发展笤帚加工产业,引导群众种植冬瓜、南瓜,倡导“农户+合作社+学校”模式,带动留守村中弱劳动力和贫困群众创收增收,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扶上马、送一程”。
在新县教育局扶贫工作队进驻100多个日夜里,伍榜村处处可见扶贫工作队队员奔波忙碌的身影。他们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当好扶贫政策宣传员、脱贫致富教导员。针对贫困户现实困难宣讲扶贫措施和惠民政策,宣扬好人好事、文明新风、防疫知识,推动乡风文明、邻里和谐,激发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当好查摆问题的“啄木鸟”,查找在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教育资助、饮水安全、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提高群众对政策知晓率和对扶贫工作的满意度。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扶贫越到最后越是硬仗中的硬仗,全体队员扎下架子、甩开膀子,开足马力攻堡垒、补短板,全心全意当好脱贫攻坚“战斗队”,用辛苦指数换来了群众幸福指数。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