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曹国辉)连日来,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主战场,浉河区老城街道闻令即动,打好主动仗,当好主力军,咬定目标抓创建。
地处市主城区中心地段,老城街道辖区基础设施陈旧,人口密集,居民老龄化,矛盾问题多。为此,街道把创建文明城市作为打造辖区形象、增强居民幸福感获得感的中心工作,以争创“市级文明单位”为目标,全面深入推进各项创建,坚持立德树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大别山精神传承行动等一系列创建活动,力争辖区面貌有新改观、人居环境有新变化、居民满意度有新提升。
突出重点抓创建。首先,抓好环境治理,促进整体提升。街道集中开展辖区市容市貌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组织开展“巩固防疫成果、清洁美丽家园”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重点集中整治背街小巷、无人管理小区、小南门区域、主次干道沿街门店、家属院楼等;常态化管理小南门等重点区域,坚持每天17时至22时30分,规范夜市排档经营秩序及大气污染防治;坚持卫生清扫保洁制度,每天营业结束时打扫卫生,每天冲刷一次地板,不随意倾倒泔水、垃圾等,保持环境整洁;整修茶叶一条街、文庙大成殿,改造提升浉河大市场三条路,全力打造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城市环境,助推文明城市创建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争创工作。
其次,改造老旧小区,完善基础设施。街道已投资680余万元,改造完成体彩广场检察院家属院、胜利南路E区、原国税局和地税局中山路家属院3个老旧居民小区,探索出老旧居民小区改造新路径。针对辖区老旧小区较多,街道今年抓紧政策窗口期,计划改造14个老旧居民小区,对辖区2005年建成的106个老旧小区应改尽改,完善便民利民等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努力营造良好人居环境,全面增强居民幸福感、归属感。
再次,抓好社区达标,加快文明创建。街道以示范社区为引领,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党员教育、市民教育、文化教育、志愿服务等创建活动,满足居民多方位的文化需求,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提升社区居委会建设质量。目前已将解放、五一、大桥、建设4个社区整合撤并为解放、大桥居委会,40天内完成义阳、解放、大桥、胜利南路4个居委会办公地点达标建设并投入使用,年前完成环宇、中山居委会建设达标。
强化措施抓创建。强化领导、落实责任。街道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负全责的包抓创建工作机制,把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各项要求细化分工,责任到人。定期召开创建工作推进会,周密部署,狠抓落实,从思想上、组织上、措施上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创建工作标准要求,高标准推动、高质量实施。
强化宣传,营造氛围。街道持续营造文明城市创建氛围,召开文明城市创建推进会,开展百姓宣讲广场文化活动,利用宣传车不间断宣传,通过沿街LED屏滚动播放公益广告,打造文化墙宣传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等内容,不断丰富宣传载体。大力实施创建知识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活动,扩大宣传教育工作的覆盖面,切实提高群众知晓率,让创建工作在市民中入脑入心,形成“举全办之力,集全民之智”开展创建工作的强大声势和效果。
强化机制、督促落实。街道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和操作手册有关要求,结合辖区实际,制定创建工作督查考评办法,采取明查、暗访相结合方式,突出问题导向,坚持从严标准,建立督查台账,实施量化记分,强化目标责任制管理,对相关责任单位创建工作进行评价,实行日督查、周通报、月奖惩,每周督查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各项创建工作扎实推进。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