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海
近年来,我市美术事业蓬勃发展,美术工作者用多彩的画笔、深远的画意,描绘美好生活,见证时代进步,推动着信阳美术事业新的发展。在我市,有位女画家在长期的艺术探索中,通过表现梅兰竹菊鹤等一些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题材,以笔墨书写美好生活,发掘时代新意,她就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市文联主席、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殷丽。
童年时期的殷丽跟随父亲在工厂里长大,厂里有一位画家,经常以厂里的先进模范和先进事迹为对象进行连环画创作,这激发了殷丽对绘画的兴趣。后来,殷丽考上了信阳师范学校,系统地学习美术知识。
“毕业后,我主动要求分配到罗山县文化馆,因为当时那里有中国美术大学的函授分校,经常有全国著名画家来授课,同时文化馆也聚集了罗山的画家群体。”回忆那段岁月,殷丽说,罗山美术的领军人物何家安,对绘画达到了痴迷的状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从未间断,还经常带领大家到山区写生。当时条件艰苦,大家都是背着铺盖、带着干粮。受到前辈们创作精神的感染,殷丽更加坚定了走好艺术之路的信念。
灿烂辉煌的楚文化与粗犷大气的中原文化在信阳交融、发展,形成了豫楚交融、特色鲜明的淮河文化。受此影响,殷丽的性格与艺术风格也兼具南方的“灵秀”和北方的“豁达”。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养一方笔墨。”受豫风楚韵的滋养和大别山精神的引领,殷丽崇尚大气磅礴、潇洒奔放的艺术气象,通过一花一草一石一木来表达真情,赋予花木草石以人格的象征和隐喻。
在艺术创作中,殷丽主攻写意花鸟画,选择的题材也都是百姓喜闻乐见的,笔墨讲究张弛有度、流畅自如、轻松活泼。通过传统文人画创作,她积极地把古典绘画诗意和现代审美情趣相结合,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更突显了新时代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强调的是绘画的社会文化功能,特别是道德教育的意义,所以说绘画不仅仅是怡情悦性的小事。”谈及绘画的意义和价值,殷丽表示,她想通过绘画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希望通过美术创作把美的东西记录下来、表现下来,并传达关照自然与社会历史。
作为画家,殷丽对艺术的追求孜孜不倦。她远赴北京、上海、天津等地求学,遍访名师,广交画友,使她在今天的艺术求索之路上更加充满自信。作为市文联主席、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殷丽积极推动信阳文艺事业发展,推新人出新作、引进来走出去,通过搭建一系列艺术创作交流平台,带动全市文艺事业发展繁荣,团结广大文艺工作者聚焦中国梦、讴歌新时代。
从艺三十余年,殷丽不忘绘画初心,通过流动的笔墨,借物抒情、关照现实,寻找创新源泉,表现中国文化精神、书写人文情怀,在对话自然万物中发现自己、回归自己、写意自己,作品先后荣获第八届全国美展河南二等奖、文化部“全国牡丹大展”优秀奖、第九届全国美展河南三等奖、第二届中国美术金彩奖等几十项国家和省级奖项。
“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我们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职责,也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知者、先觉者和先行者,应该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人民的伟大实践,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谈及今后的工作,殷丽说,要团结带领更多的信阳文艺工作者广泛挖掘家乡的历史文化与时代精神,用手中的画笔创作出更多精彩作品,为老区奋力实现“两个更好”凝心聚力、增光添彩。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