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月
今年5月1日,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垃圾分类走进每一个小区,居民开始了解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并在行动中努力改变旧有的习惯。
不管是对环境,还是对我们的健康而言,垃圾分类都是一个值得长期努力的事业。这次北京为推广垃圾分类做了全面部署,开端良好。为落实垃圾分类新规,不少社区成立了“垃圾分类新规”社区青年倡导队、社区物业公司服务队、社区工作者监督队、社区党员互助队、社区志愿者指导队,把基层组织能调动的力量都调动起来了,目的就是号召广大居民积极行动起来,学分类、会分类,共同呵护美丽家园。而北京市民也不负众望,积极参与。在一些塔楼社区,大家关闭了使用20年的室内分散垃圾间,“舍近求远”,重新设立统一投放的垃圾站,摒弃旧有的投放习惯,消除卫生安全隐患,让垃圾分类初见成效。
习惯的养成贵在坚持。疫情期间,社区居家办公的人很多,孩子们也停课停学停园,尽管大家减少了密切接触,但在社区活动和锻炼的居民明显多于往日,这正是我们把垃圾分类进行到底的难得契机。在这个特殊时期,多设置一些展板、多贴一些海报,会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人们从紧张的工作节奏中暂停下来,在散步时会关注到小区的环境变化,注意到色彩鲜艳的醒目海报和新摆放的分类垃圾桶。居委会可以利用移动端多推送垃圾分类知识,居民居家时间长了,对外界相关推送会增加习惯性浏览。居家办公也给每个上班族提供了参与垃圾分类的机会,平时,都是在家帮忙的老人或保姆倾倒垃圾,而特殊时期上班族也不能再做“甩手掌柜”,得学学垃圾分类,自己动手操作了。总之,因防控疫情而“宅”在家的同时,不停顿、不歇脚,抓紧普及垃圾分类观念、学习相关知识、规范投放,为建设好我们的美丽家园,扎扎实实做细做实垃圾分类,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收获。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