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 靖
眉宇似箭,谈吐文雅,做事果敢刚毅,却常在笔端流淌温情,这就是温青,一位个性鲜明、心灵纯粹的诗人、作家。
7月5日,记者在温青工作室采访他。在7月1日浉河区金牛山街道召开的庆祝建党99周年表彰会上,温青获得了“优秀共产党员”证书。他笑着说,这是目前所获级别最低的一个奖项,却具有非同一般的重要意义。
作为作家,温青以长诗见长,成果丰硕,但骨子里保持的是一名有着27年党龄的军人本色。文学创作和军旅生涯,犹如他生命中的两种互融的媒介,重塑了他命运的轨迹。
上世纪80年代,一位家庭贫穷、不到20岁的农村青年,从息县乡村走进城市,做过泥瓦匠、赤脚医生,代过课、挖过煤……历经了生活艰辛。虽吃尽苦头,但凭着对写作的钟爱,他把苦难炼成悲悯,把思考嵌入笔端,所有的坎坷便有了诗意。
“每一首诗都是生命浓缩的一个瞬间,年少时想的最多是如何找到出路。”温青坦言,“因为那时生活的苦闷与不甘心,慢慢地转化成一种自觉性的写作,也找到了自己前行的优势和力量。”正是凭借着写作禀赋,温青1990年获得入伍的机会,从此部队的经历,变成了他创作中的另一种思考。
2010年,温青主动请战赶赴青海玉树随原济南军区野战方舱医院参加抗震救灾,通过80余天在当地救灾过程中对藏族精神文化的深度体验,诗意地挖掘民族、公民和经历者自身的精神体认。由于高原气候,他的心脏受到不可逆转的损伤,但他选择用长诗来记录自己对自然灾难和民族信仰的深入探寻与思考。
“天堂里云来云去/左边一朵是我/右边一朵是你/没有人看清它的面目/那些飘扬的光阴/挂在了拥挤的天堂里……”这首长诗《天堂云》也成为是温青创作中最重要的诗篇之一,与《天生雪》《水色》构成“生命梯”系列长诗三部曲,总计五千余行。作品发表后,引起诗坛强烈反响与共鸣,仅《天堂云》就荣获了何景明文学奖、杜甫文学奖和河南省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
今年疫情期间,温青积极投身第990医院信阳医疗区的抗疫工作。其间,他创作出《今天,确诊病例康复过万》《关在窗外的春天》等40多首抗疫作品,并带动信阳本土作家开展群众性文学抗疫活动,主持南湖作家沙龙举办抗疫主题精短诗展,推介宣传信阳抗疫英雄事迹,有力推动信阳文学走出信阳,迈向全国。
“文学创作是生活的一条腿,我所有作品都有根源。”温青直言,自己的创作不是随心所欲,一部好作品是有规划性的,“把生活中一个触动内心的题材深挖做透,让主题鲜明集中,再通过打磨,不断超越自我。”
30年多来,他笔耕不辍,是名副其实的多产作家,已出版有《光阴书》《本命记》《天堂云》《指头中的灵魂》等7部个人专著,有百余万字文学作品刊发于《人民文学》《中国作家》《解放军文艺》等,其中很多作品荣获省、市及以上主要文学奖项。
工作与写作之余,他还持续组织参加公益慈善活动,为家乡留守儿童建健康服务站,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捐建图书室,为孤残儿童捐文具、定期组织健康检查等。今年6月,温青工作室在浉河区飨堂社区成立,他本人捐赠价值5万余元的文化书籍,为社区群众提供免费阅读服务。
对一位作家而言,作品就是他的世界。温青的经历,就是最好的励志诗。这样的诗句仍在继续,正如他在《本命记》中写道:“我静候着,这一生的浆果/涂满大地。”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