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时事新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愚公”治山


新华社郑州6月23日电(记者 韩朝阳)时隔12年,回想起“愚公移山不治山”的说法,河南省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林业局党组成员、南山林场场长卢战平仍心绪难平。

“既委屈,又惭愧。”济源是愚公移山故事的发源地,济源林业人一直以林业“愚公”自诩。卢战平清楚地知道,济源林业人一代接着一代干,誓把荒山变林海,并非“愚公移山不治山”。但12年前,面对20余万亩造林困难地,济源林业人一时束手无策,虽自诩林业“愚公”,但治山确实不彻底。

“山上和尚头,沟内没水流。年年种庄稼,季季没好收。”南临黄河、北依太行的河南济源,山地、丘陵面积占88%,土薄石厚。植树造林,往往是“一年青,二年黄,三年见阎王”。树,曾经是这里最稀缺的东西。

新中国成立之初,济源的森林覆盖率10%左右,大部分地区都是荒山秃岭。从20世纪50年代起,济源三代林业人造林近60万亩,令济源的森林覆盖率由1949年的约10%上升至2008年的42%。2000年前后,济源已基本完成宜林荒山造林任务,剩余的20余万亩荒山是以风化砂页岩碎砾和石灰岩为主的造林困难地,山体陡峭,岩石裸露,水土流失严重,造林难度极大。

济源也曾尝试在困难地造林,但千辛万苦栽了树,成活率不到20%。“实践证明,挖小坑、栽小苗、靠天活的造林方式,已不适应困难地造林的需要。”卢战平说,为了治山,济源林业“愚公”与种树较上了劲,传统方法不行,就打破传统,钻研新方法。

卢战平等林业人到科研院所求教,到山西等地学习,瞄准“改土、保水、选树种”等困难地造林的关键点,反复试验探索,筛选出侧柏、五角枫、黄连木等适生树种,创造了垒砌鱼鳞坑、回填客土、施加保水剂、栽植优质壮苗、上下覆盖薄膜的“五步造林法”。

“2008年冬天开始试点,造林约100亩,测算成本,统计成活率,效果很好,成活率在95%以上。”分管林业科研的南山林场副场长贾长荣说。

由此,一场困难地造林的持久战在济源打响。2009年的重要战场在大峪镇三岔河村工程区——4000亩“草不长,鸟不飞,兔不跑”的造林困难地。“听说林业局要在这片几代人没见过树的石山上造林,当地老百姓打趣说,这片秃山只适合晒红薯干。”现任南山林场副场长的李红运当时负责该工程区造林,他对困难地造林的艰辛记忆犹新。

秋冬时节,山上风寒,造林工人天蒙蒙亮就上了山,刨石砌垒,运土填坑;中午饿了,就着自带的开水啃口干粮,一直干到夜幕将至,才摸黑返家。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李红运带着林场工人手持用钢筋制作的简易测量工具检查鱼鳞坑质量。“棍子1.2米长,上面只有两个刻度,一个是0.8米,一个是0.5米。”李红运说,“这些数字正是标准鱼鳞坑的长度、宽度、深度,严格把控标准,基础打好了,才能把树苗种活。”

两个多月的鏖战,造林工人挖出22万余个鱼鳞坑。存照显示,鱼鳞坑“横竖都成线,千山一片白”,蔚为壮观。春季来临后,造林工人又背苗上山,提水浇灌,栽下80万棵苗木,在4000亩秃山上种植“绿”的希望。春去秋来,造林成活率达95%以上,林业“愚公”们一片欢腾。

首战功成,林业“愚公”叩石垦壤,造林不息。

2008年以来,连续12年,济源林业“愚公”在孔山、南山、黄河三峡等造林困难地刨下700余万个鱼鳞坑,栽下2500余万棵苗木,造林13万亩,造林成活率达90%以上。

目前,济源森林覆盖率达45.2%,约70万亩人工林每年可增加涵养水源5000万立方米,减少水土流失80万吨,黄河主河道济源段的水质常年定性评价为“优”。“天上不见一只鸟,地上不见兔子毛”的苦瘠景象在济源再难寻觅,金钱豹、黑鹳、白天鹅等珍稀动物在济源境内日益活跃。

如今,林业“愚公”们在三岔河种下的侧柏已有三四米高,站在山坡上举目远望,苍翠一片,绿意葱茏。“愚公移山,立志‘子子孙孙无穷匮’,再过三五年,我们要把剩下的造林困难地全部变绿。”卢战平充满信心地说。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