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蓝莓园里的笑声


□杨德政

“前些年我家只能靠老伴出去给人打散工维持生活。现在好了,龚老板的蓝莓基地发展起来了,让我在照顾孩子的同时,一天也能挣个百十元钱。”6月19日,浉河区东双河镇徐洼村的贫困户杨娥说这番话时,笑声格外爽朗。

让杨娥受益的就是位于徐洼村的骏翔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蓝莓种植基地。

“这个蓝莓基地的创始人龚本富是一名‘80’后MBA,先后在大连、福州等地的多个知名企业担任外贸经理、项目经理等职位。他放弃了待遇优厚的工作,毅然回老家投资创业。”徐洼村党支部书记朱道贤对回乡的龚本富是赞不绝口。

“在以前的工作经历中,我得知蓝莓在国外是很受欢迎的水果。但国内蓝莓不多,价格也太贵。当时,我就萌生了念头,为什么不引进技术,回家乡种植呢?”谈起自己当初为何回乡,龚本富说道。

然而,创业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2014年他回来以后,我们把家里所有的积蓄,都投入到蓝莓园里了,最穷的时候我俩手里只有几十元钱。投资了50多万元,种了50亩蓝莓,刚开始就因为土壤不适宜、缺乏专业种植蓝莓的技术和经验等,困难百出,家里的反对声也越来越大。”龚本富的妻子敖婷说。

为了种好蓝莓,解决困难,龚本富到处学习,查阅资料,聘请专家。功夫不负有心人,爱学习、肯钻研的龚本富如今可称得上是蓝莓种植专家了。同时,通过众筹和借贷,龚本富发展起了二期和三期的种植,还研发了蓝莓茶、蓝莓酱、蓝莓酒等系列产品。现在,该基地种植面积扩展到200亩,亩产可达1100斤,8个品种蓝莓年收入可达百万元。

取得初步成功的龚本富没有忘记自己回乡的初心。“现在基地里务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0余人,周边村庄的群众80余人,一天工资70元至160元,让他们能在家门口务工,稳定增加收入。”龚本富说,“对于想学习蓝莓种植的,我也免费提供技术等方面的指导。比如,我们村的群众周新基,经过学习,现在自己也种了20亩蓝莓,丰衣足食肯定够了。”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