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挺起高质量发展的坚实脊梁


——全市产业集聚区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 赵雪峰 丁桂玲

盛夏的豫南大地,在一场喜雨的滋润下,稻田里的禾苗正茁壮地生长着,充满生机勃勃的希望。

恰似这饱含希望和收获的季节,老区信阳大地正因产业集聚而“变”,变得活力无限、变得能量满满。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沿着“五抓五提”的工业发展思路,大力实施重点企业提升、百企倍增、智能制造引领、传统产业提质、新兴产业培育、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六大行动”,端稳端牢工业饭碗,不断激发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动力、活力。

来自市发改委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14个省定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115.24平方公里,标准厂房面积1921.55万平方米。平桥、明港、淮滨3个产业集聚区晋升为河南省二星级产业集聚区,潢川、罗山、固始、金牛4个产业集聚区被评为省一星级产业集聚区。2017年至2019年三年来,我市拥有“四上”企业分别为1219、1242、1215家,其中工业企业数量分别为675、694、685家,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的60%以上;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分别为8.3%、12.6%、8.7%,分别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8、5、0.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分别为-11.3%、13.3%、10.6%,工业投资增长分别为-5.2%、16.6%、13.1%,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增长分别为-7.3%、59%、18.8%,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分别为45.1%、18%、17%,产业集聚区成为拉动全市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撑、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聚焦主导产业 聚力集群培育

昨日,在信阳高新区中部半导体公司,宽敞明净的生产车间里,身穿无尘服的工作人员娴熟地操作着一台台经过自主技术改造的设备,产品在生产线上往来传送。

该公司于2019年8月在信阳高新区正式投产,产品主要用于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领域,致力于打造成行业内规模大、自动化程度高、检测设备先进的生产线,并为华为、京东方等企业供货。

信阳高新区聚焦电子信息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瞄准行业龙头企业和技术优势企业,对产业链上游项目“追根溯源”,对下游项目“顺藤摸瓜”,陆续引进了数家配套企业。

这仅仅是我市聚焦主导产业、聚力集群培育的一个缩影——

我市以各产业集聚区为依托,围绕主导产业不断拓展优化规划布局,围绕龙头企业吸引集聚上下游配套企业,大力实施千百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工程,推动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加快构建现代产业新格局,逐步培育形成一批龙头型、引领型企业,形成了食品、建材、纺织服装三大传统产业和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精密加工、新材料五大新兴产业等一批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重点培育了食品、建材、纺织服装、先进制造业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食品产业集群,2019年规模约800亿元、拥有规模以上企业283家,培育了全国最大的鸭类品牌华英鸭、开创中原地区绵柔五粮浓香型白酒先河的五谷春酒业、白糯米粉河南省地方标准和汤圆用白糯米粉国家粮食行业标准的制定者黄国粮业等一大批食品行业龙头企业。

——纺织服装产业集群,2019年规模约300亿元、拥有规模以上企业125家,连续举办两届河南服装大会,形成“七县”联动发展格局。

——建材产业集群,2019年规模约600亿元、拥有规模以上企业307家,已初步形成采矿—制砂—膨胀(玻化微珠)—保温板材较为完善的珍珠岩产业链条,支持信阳钢铁公司纳入全省“23X”产业发展格局,加快实施焦化节能技改工程,积极承接钢铁产能转移,创建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

——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信阳电子信息、环保装备、生物医药产业分别纳入全省智能终端和新型显示、环保装备和服务、现代生物和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布局。

加强服务保障 优化营商环境

“我们企业能够顺利复工,得益于政府部门的保驾护航以及相关部门的鼎力相助。”今年3月初,圣邦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刘辉在淮滨县产业集聚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用水、用电、用工问题得到解决。“产业集聚区的精细服务为我们解决了难题,让我们企业复工更有信心。”刘辉说。

为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淮滨县充分发挥“店小二”式的服务精神,积极对接企业,采用“点对点”“一企一策”的方法,主动了解、热心帮助,千方百计为企业解决难题。在2019品牌强国经济论坛暨(第三届)创新成果发布活动上,淮滨县喜获“中国营商环境典范县”荣誉称号。

“要像敬重科学家那样尊重企业家,要像对待亲人一样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要像优化生态环境那样优化营商环境!”1月6日,在我市首个书记市长企业家恳谈日活动上,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乔新江坚定地说。

围绕提升企业家获得感和满意度,我市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加强服务保障,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建立健全营商环境工作机制。成立了信阳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市长任组长,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定期研究,推动形成部门联动、齐抓共管、上下协同、整体推进的工作合力。明确年度重点工作和目标任务,推动评价工作向县区、市直部门延伸,打造营商环境建设、督促检查、考核考评“三位一体”工作机制。

——优化产业集聚区企业发展环境。强化企业服务意识,树立问题导向,进一步完善以市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重点工业企业首席服务员、企业服务“110”等为代表的企业服务体系,坚持月例会通报和企业库动态调整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问题,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高效服务。

——优化产业集聚区项目建设环境。完善我市重点项目建设协调推进机制,建立了“重点项目例会、领导分包联系机制、协调督促推动机制、目标责任机制、考评奖惩机制”五大机制,集中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畅通政企沟通体系。今年以来,开展了三期书记市长企业家恳谈日活动,累计邀请约20家重点企业(项目)负责人参加座谈会,收集并解决企业(项目)反馈问题60条,全方位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和塑造良好营商环境,形成“企业有所呼、政府有所应”和“围墙以外政府办、围墙以内企业干”的良好局面。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项目备案权限下放给产业集聚区,取消行政审批事项,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推进12315平台实现“互联网+消费维权”和远程调解、巡回受理格局,二维码版行政审批服务指南运行,全面实施所有行政审批备案登记事项“一网”服务。

守好绿水青山 决战全面小康

6月3日上午,潢川县塔吊林立、机器轰鸣。该县第二批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暨河南鑫鼎再生资源集团有限公司静脉产业园项目奠基仪式举行。

鑫鼎集团长期从事再生资源利用工作,在城市环境管理、污染治理、清洁生产、废物综合利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河南鑫鼎集团环保产业园项目倾力打造一个再生资源回收、处理、分拣、加工、综合利用的全产业链生态基地和百亿级产业集群。项目的开工建设,能够有效减少固体废弃物污染,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助力环境污染防治攻坚。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信阳的最大优势。我市坚持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把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发展工业与保护环境的关系,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现代工业,既留住青山绿水,又做大做强“工业蛋糕”,加快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信阳作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生态大市,守护一方山水、造福一方百姓,是我们应有的责任和担当。对此,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殷殷嘱托,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走出了一条老区信阳的绿色脱贫之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市长尚朝阳在接受河南省政府网站采访时说。

在产业集聚区建设中,我市坚决摒弃“经济逆生态化、生态非经济化”的做法,大力发展绿色、循环、低碳产业,实施了“污染企业退出机制”,强制治污企业降低废弃物排放。在招商过程中,严格环境准入机制、建立齐抓共管机制、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强化政策保障机制四个方面,不断健全机制保障体系,发挥好政府的作用。我市还制定了相关措施,倒逼本地企业进行提升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将传统产业变为优势产业;围绕产业集聚区建设,吸引了一大批沿海高端企业投资兴业,引进了一大批龙头型、基地型、集群型项目。

一批批好项目,一个个产业链,蝶变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交响曲,也跑出了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加速度”——

淮滨县产业集聚区鼓励支持企业采取“龙头企业+生产基地+贫困村户”的模式,在贫困村建成投用扶贫车间或扶贫工厂,帮助农村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业;商城县产业集聚区企业与贫困户结成长期帮扶对子,提供扶贫专项就业岗位,带动一批贫困人口靠园区企业务工、就业、创业脱贫;息县产业集聚区大力推动一二产业融合,息半夏、豫道农业分别带动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和红薯种植基地,规模近10万亩。

“我原来在浙江打工,回来后因为疫情暂时出不去,后来发现在老家这边企业务工更好,工作强度不大,工资也很满意,还能照顾到家人。”息县产业集聚区内阿尔本服装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徐梦高兴地算了一笔账:刚来第一个月工资就有4200元,熟练以后的话可以拿到5000元。在外地务工,虽然一个月能挣五六千元钱,但除去吃住等开销,还真不如在家。

牢记嘱托,砥砺奋进。产业集聚区建设,正挺起信阳老区崛起的坚实脊梁,澎湃着锐意创新、奋力争先的新动能!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