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语】
新时代,探索城市社会治理多元共治的实现路径,任务紧迫,意义重大。社会治理多元共治,可有效整合社会治理资源、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是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为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为此,本报推介浉河区金牛山街道社会治理创新的典型做法。
近年来,浉河区金牛山街道党工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浉河区“共建美丽浉河、共创美好生活、共享发展成果”的发展理念,以周家山、华森社区为试点,逐步探索党建引领、社区管理、辖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益组织以及居民群众共同参与的一核多元、合作共治的社会治理创新之路。
周家山社区位于金牛山街道南端,辖区面积1.5平方公里,常住居民1386户,人口4950人,属于典型的城中村。
建立党建引领平台,夯实多元共治新基础
建设党群服务中心。在社区党支部主导下,倾力打造700平方米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党员群众活动场所,统一设计,统一规划,统一标识,高标准建设便民服务大厅、党员活动室、文体活动室、矛盾调解室、图书室、未成年活动室等功能齐全的党员群众活动阵地。
畅通信息收集渠道。社区党支部通过社区网格长、楼栋长、志愿者、党员大走访入户活动,了解居民所需所盼,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推送社区工作动态和服务信息,为党建引领的社区治理平台建设提供信息保障。
建立服务平台数据库。社区党支部结合大走访活动和网格化管理平台,共排查辖区机关事业单位2家,企业6家,社团组织13个,志愿者服务队伍12支,注册志愿者500多人,热心人士20余人;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200多条。
各方力量参与治理,构建多元共治新格局
加强党的建设,引领社区治理。为了共同解决社区居民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社区党支部牵头与河南省核工业地质局等辖区单位的党组织联合成立社区党建联席会,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商讨社区的公共服务事业,并制定《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近年来,周家山社区组织辖区单位在职党员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代办解决辖区单位职工家属社保、医保1500余人次。
联合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社区通过加强业务培训等措施,培养出一批热心社区事务、熟悉社会组织运作、具备专业服务能力的社会组织负责人和业务骨干,热心参与社区共治服务。经过社区党支部的主动协调,春秋京剧团、国学读书会、李美珍广场舞队、民族艺术团等13家社会组织已迁入周家山社区服务中心。艺术组织的加入,不仅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不断增强了辖区居民对社区共治的认同感。一年来,各类艺术团队为辖区居民演出50多场次,吸收600多人次参与各种文体活动。
发展公益组织,推动社区治理。社区依托省核工业地质局职工医院和美锐大药房,成立社区医疗志愿服务队;依托辖区企业和爱心人士,成立黄色暖心等12支志愿服务队;依托市心理健康青年志愿者协会,建立社区心理辅导室等各类公益组织等。一年来,各类公益组织开展医疗服务、健康知识讲座12场次、爱心送考活动2次、扶贫济困、法律援助、环保宣传、关爱未成年人活动30余次,让居民实实在在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挖掘企业资源,助力社区治理。街道社区充分发挥辖区企业在职党员的积极作用,使其共同参与到社区治理之中。社区主动联系辖区企业神龙电器有限公司,共同签订让利有偿服务协议,有效解决了社区自来水二次加压和设备维修保养等问题,企业和群众得到双赢;社区还主动联系万顺叫车公司,为社区出行不便的人群提供低价优质出行服务,并对困难群众提供免费打车等。辖区企业参与社区治理,既提升了企业影响力,更重要的是群众得到实惠和便利,形成了合作共享的良好局面。
引导群众自治,促进社区治理。针对社区居民生活环境治理难等大小事,街道指导社区建立居民自管机制,解决了楼栋和小区管理难等问题。针对周家山新村小区,社区党支部召开不同层次的居民代表会,征求群众意见,积极引导居民自管自治,通过不懈努力,小区选举产生了7名业主委员会委员,建立了小区物业收费、卫生保洁、车辆停放、安全保卫等制度,基本上解决了小区存在的各类问题,并以此小区为试点,在各居民小区全面铺开,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凝聚力量精准服务,形成多元共治新局面
近年来,街道社区运用多元化治理模式,由政府、辖区单位、辖区企业共同出资120余万元,对党群服务中心重新进行升级改造。
通过居民自治管理模式,由党组织牵头,解决居民生活用水等问题。通过矛盾调解理事会调解,有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30余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数十万元,制止群体性上访6次,接受法律咨询20余次,极大地凝聚了民心,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周家山社区自来水管网年久失修、老化严重,存在不同程度的“滴、冒、跑、漏”等严重问题,社区组织召开了群众代表听证会和整改方案协调会,由居民代表投票后,通过居民和社区共同承担费用的方式,对管网进行重新铺设、每户更换了智能水表,解决了长期困扰居民生活用水的大问题。又如,社区选出在居民中有声望的退休民警牛华明等,组建了由5名成员组成的社区矛盾调解理事会,社区为其提供服务场所,对居民矛盾进行跟踪调解,被居民亲切地称为“社区110”。
华森社区地处北京路与鸡公山大街交叉口,辖区面积500亩,有住户1391户,总人口3400人,社区主要是木机厂老厂区及家属院组成,基础设施差,人员情况复杂。
全力扶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道路建设,街道投入资金,重新修建长260米、宽8米的主干道路和近1500平方米破损道路,并对沿路两侧的违章建筑进行全部拆除。
生活设施,街道对社区内便民市场道路、排水、亮化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
服务设施,街道高标准建设了配套齐全的社区便民服务大厅,并向居民免费开放残疾人康复、心理健康辅导、室内文体、未成年训练、图书阅览等功能室。
休闲设施,完成了占地近10亩的红色主题休闲广场建设,并配套完善了健身器材设施,为社区居民增添了一处处休闲娱乐的场所。
建立平台,完善社区服务功能
成立群众组织,拓宽党群沟通渠道。街道社区通过引导组建了一批以党员居民骨干为核心的“葵花向阳”巾帼示范宣传队、太极拳队、羽毛球队、乒乓球队、医疗服务队、法律咨询服务队6支群众队伍。通过开展经常性社区活动,搭建群众与社区的沟通桥梁,既丰富了群众生活的同时,也吸引更多的居民参与到和谐社区建设中来。
组织居民议事,推动居民自治。小到停车位设置,大到居民就业、教育、医疗,无论社区居民遇到什么问题,只要向网格长反映,社区居民议事就会进入公众议事。把社区居民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收集起来,作为议题“攻坚”速查快办。此举不仅保证了问题得以解决,更保障了居民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决策权、监督权,而且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
强化引导,实现居民共建共享
塑造道德标杆引导。社区从破解邻里关系入手,创新居民公约,拉近邻里关系。积极开展道德讲堂、“扬家风、传家训”等活动。发挥典型示范引领,塑造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不同先进典型,凝聚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邱胜华、浉河区“最亲网格长”谢玉娇等为代表的道德模范。其中,评选出的优秀党员、优秀志愿者,好媳妇、好婆婆都在文明城市建设进程中产生很好的推动作用。
开展志愿服务引导。街道以社区贫困居民家庭、孤寡老人、残疾人为服务对象,组织了8支志愿服务队,加入到公共服务中。如邻里守望志愿服务队,为社区100余名孤寡老人服务,结对养老助老。为他们提供生活帮助、紧急救助等。爱心助残志愿服务队,为残疾人上门服务,理发、买菜、打扫卫生等。清洁家园志愿服务队,开展每周五大扫除活动、清理社区小广告、每月游园除草等活动。党员志愿服务队为辖区居民送粮、送气,上门维修家电等。通过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敲开邻里门、打开邻里心”,从而实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氛围,凝聚了社会正能量。
开展文化活动引导。利用社区室内活动场所,每周一在多功能室开展合唱队活动,定期举办市民学校,开设道德讲堂;文体活动室每周二、周三开展社区瑜伽班、周四形体班、周五腰鼓队活动。不仅每周有安排,还组织居民参与大型文艺演出及体育比赛,开展书画展,组织户外瑜伽、爬山等活动。各种活动的开展,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开展关爱活动引导。目前,社区考虑结合利用红色休闲广场、未成年人活动室、社区家长学校、红色网络家园、妇女之家、儿童之家、老年人之家等阵地,开展形式多样、载体丰富的集游乐、健身、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的各种教育引导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开展传统活动引导。每年,开展元旦游园、元宵节猜灯谜、妇女节表彰先进、植树节植树种草、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文艺演出、重阳节登高望远、冬至包饺子等活动,形成了只要是“我们的节日”,社区就组织开展活动,打造了华森社区睦邻友好品牌。
6月12日,金牛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负责同志表示,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夯实筑牢基层党建这个主阵地,织密织细服务网,积极指导各社区通过党组织、企业、社会团体以及居民群众的多元参与,基本实现群众需求摸排精准、服务对象落实精准、解决问题措施精准,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进一步完善多元共治体制机制,让辖区居民真正体会到新时代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执 行:黄忠斌
赵祥银
周晓燕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