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夏青云)6月9日,市检察院举行新时代检察宣传周检察开放日活动。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特约检察员、专家咨询委员以及媒体记者等近20人参加了活动。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先后参观了案件管理大厅、12309检察服务中心以及家风家训展览馆,听取了相关功能区域的讲解介绍,近距离感受检察工作。
当天上午,市检察院还举行新闻发布会,部分新闻媒体代表受邀参加会议。发布会上,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通报了新时代检察宣传周活动主题及安排、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工作、服务非公经济发展以及下一步检察工作重点等基本情况。
据悉,2019年以来,市检察机关认真做细做好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工作,全市检察机关11个单位均建成12309检察服务大厅,设置了检察长接待室、视频接访室、心理咨询室、值班律师办公室,开设了律师专用通道等,不断畅通人民群众表达诉求等信访渠道,着力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共办理刑事申诉案30件,司法救助案31件,发放救助款56.41万元;办理阻碍诉讼权利案3件,在全省检察机关率先实现涉法涉诉信访积案化解率、息诉率均为100%,受到省检察院的充分肯定。
通报指出,市检察机关实行党组信访月例会、月通报等制度,对重大疑难信访案件,采取领导包案、带案下访、巡回接访或者远程视频接访等方式,时时关注民生,及时回应民呼。与此同时,还创新了以“四办”理念、“四步”方法、“四专”制度为内容的“三个四”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工作机制,及时受理回复或者办结答复来访、来信、来电、网络访等群众信访件,努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检察版,达到案结事了人和。
通报指出,全市检察机关通过成立专项活动领导小组、设立绿色检务通道、开展好涉嫌犯罪案件“挂案”清理工作、加强立案监督和羁押必要性审查等措施,积极服务非公经济发展。2019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对侵犯民企合法权益犯罪监督立案4件6人,对民企经济纠纷作为刑事案件处理的监督撤案3件6人;对非公经济涉嫌犯罪案件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7件。
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在通报中表示,下一步,全市检察机关将进一步完善“三个四”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工作机制,切实加强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积极服务非公经济发展,深化“涉非公经济案件立案监督”“律师执业权益保障”等专项活动,加大司法救助助力脱贫攻坚力度,牢记初心使命,忠诚担当履职,锐意开拓进取,努力提高信阳检察工作现代化水平。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