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平桥新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淡墨山水染村居 诗画平桥向阳开


——平桥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走笔

王清明 韩 涛 文/图

当下,在平桥区农村,一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正以星火之势,燎原全区。

近年来,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大力实施人居环境的提升、美丽乡村的建设,努力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殷殷嘱托,在平桥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得到真真切切的美好展现。

“我们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乡村振兴战略统揽‘三农’工作全局,坚决打好乡村振兴首场硬仗,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进而实现平桥乡村大地生态美、产业兴、农民富!”平桥区委书记李灵敏说。

平桥区严把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总要求,统筹推进“五大振兴”,走好平桥特色乡村振兴之路。坚持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产业一条链、基础一张网,通过完善乡镇总规控规,谋篇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精准定位乡村发展,实现特色突出、优势互补,改善人居环境,打造全域旅游环线,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夯实生产生活基础,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推进组织、人才、文化振兴,完善乡村治理体系,让乡村振兴在平桥开花结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平桥区把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打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仗,运用山水底色、蘸满水墨色彩、描绘乡村画卷,让平桥大地处处莺歌燕舞、鸟语花香,让平桥人民的幸福生活像花儿一样绽放。

2018年以来,平桥区认真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乡村振兴的突破口,统筹兼顾各乡镇生产、生活、生态布局,区分村庄类别、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实现错位发展、特色发展。

“重点在垃圾清运、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乡村创建等方面群策群力,久久为功,努力建设山水如画、乡村如诗、田园如歌的全域美丽乡村,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平桥区政府区长董立淳说。

平桥区先后制定印发了《平桥区美丽乡村战略实施方案》《平桥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平桥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乡村创建专项工作方案》和《平桥区美丽乡村季度考评活动实施方案》等文件,成立了由区委书记李灵敏、区长董立淳挂帅的领导小组,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上下联动、部门协作、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聚焦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补短板、强弱项,围绕全区“一盘棋”攻坚实施。

2018年以来,全区先后投入资金15亿元,大力实施农村道路、生态绿化、安全饮水、垃圾治理、污水处理、文化广场等十余类重点项目建设,有力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为进一步提升整治效果、浓厚比学氛围,通过推进会、观摩会等参观评比形式,每季度在全区优中选优评出三个“美丽乡村”,作为典型表彰奖励,不断掀起美丽乡村建设高潮。

市场运营、资源分类,垃圾治理扮靓美丽乡村。平桥区从垃圾治理入手,在全市率先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每年投入4500万元,与4家保洁环卫公司签订合同,明确政府、公司、农户责任,共同推进垃圾治理常态化。区、乡两级先后投入3000万元建立乡镇垃圾中转站18个,投资400万元建成智慧环卫管理云平台,按人口比例足额配备乡村环卫保洁员、垃圾清运车辆,做到对环卫人员、车辆设备、保洁效果实时监管和乡村垃圾的日产日清。目前,“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已成为广大村民的新理念、新认识、新行动。通过试点先行,探索出“农户初步分类、保洁员统一收集、资源分类中心再细分”的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绿色发展模式,打造出新集、郝堂等9个省级示范村,绿色发展理念走进千家万户。

有机结合、建管并重,厕所革命改善生活环境。平桥区树牢“小厕所、大民生”理念,将改厕与污水治理相结合,协同推进污水治理、坑塘清淤和户厕改造,探索出符合本地实际的新模式,形成了建管并重的新机制。实施治水治污“水文章”,在污水管网覆盖的集镇和中心村,统一建设完整水道的水冲式厕所,实现户厕污水管网与农村污水处理管网互通互联;在居住分散的一般村庄,推广使用三格化粪池式厕所,推进坑塘清淤与改厕相结合,打造稳定塘和生态湿地;对建有沼气池的农户,配套改造沼气池式厕所,实现资源循环再利用。投资8000余万元,对淮河沿岸32处排污口进行全面治理,全部实现达标排放。目前全区累计改厕3.75万户,乡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2%,清淤治理废旧坑塘1000余口,建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29座,进一步实现了改厕与水环境、水生态相适应相协调的好成效。

匠心打造、文化传承,示范创建引领乡村振兴。平桥区在美丽乡村建设上,采取规划先行、政策扶持、群众自愿、多方筹资、免费提供图纸等方式,让群众全面参与、全程监督,主体意识和内生动力逐步激发,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从《画家画出的小山村》郝堂村、《被干净唤醒的村庄》新集村,以及众多具有豫南特色的美丽乡村遍地开花,平桥区逐步走出一条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的乡村振兴之路。传承文化基因,坚持“三个尊重”:尊重自然环境,尊重村庄肌理,尊重群众意愿。突出示范引领,按照“以恢复乡村教育功能引领文化复兴和村庄复兴”的理念打造美丽乡村,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提升村民思想道德和文明素质。在以彭家湾乡潘寨村、兰店办事处王寨村、城市郊区中山小镇等为代表的示范村居引领下,全区美丽乡村如雨后春笋越来越多,示范效应越来越大。

截至目前,按照“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标准,引导群众成功创建“美丽小镇”2个、省级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9个、“四美乡村”33个、“五美庭院”5070个。

人居环境的提升唤醒了沉睡的山水,让平桥的广大乡村处处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抒发出浓浓的乡愁,也唤回了越来越多的思乡游子,等来了慕名而至的远近宾客。

小桥碧水映花海,阡陌田园多业态,豫楚风韵典雅美,山水含情画中彩。一路绿树成荫,一路鲜花盛开。

近年来,平桥区充分发挥生态优势、资源禀赋,不断培育旅游要素、丰富旅游业态,持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着力打造“豫见楚风、诗画平桥”的旅游新品牌。通过科学编制平桥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实施点线结合、连点成线、扩线成面,引导全域旅游差异化发展、特色化发展,叫响“聚中山铺、品楚文化、打生态牌、徜乡村游”的旅游主题,逐步形成了“一核、三区、四廊、多组团”的全域旅游新格局。

经过两年多的快速发展,全区精品旅游线路更加成熟,旅游要素不断提升,旅游业态进一步丰富,在“景区+旅游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带动下,美丽乡村建设催生“美丽经济”的蓬勃发展,逐步实现产品变商品、农房变客房、山区变景区,有力推动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19年全区旅游总人数达270万人次,同比增长13.5%;旅游综合收入达11.63亿元,同比增长13%。

当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平桥区如火如荼开展,让我们走进部分乡镇(街道),去感受那里的火热场景。

陆庙街道

四美乡村魅力射

陆庙街道以规划为引领,对中心村、重点村实行错位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四美乡村”创建,进一步明确了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区、乡村振兴试验区和田园康养体验区三大发展定位,全面提升乡村的功能、环境、文化、服务四个品质。依托千亩生态茶园打造远近闻名的“康养福地”;以茶山居康养项目为支撑,丰富旅游业态,发展餐饮、民宿、茶产业等绿色经济,利用区位、生态、产业、文化等优势打造全域旅游,将美丽风景转化为美丽经济,生态美、产业兴、农民富的愿景在这里得到越来越好的呈现。

行政村作为人居环境整治的主体,又是怎么做的呢?

让我们走进平桥区农村环境整治的部分先行先试村,一睹那里的风采:

何岗村

环境整治焕活力

作为继新集村之后的又一“美丽乡村”先行示范点——明港镇何岗村,始终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依托生态基础优势,优化绿色发展空间,高标准推进农村绿化亮化、改水改厕、坑塘整治、污水处理、垃圾收集分拣等基础性建设,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生态文明建设亮点频现,成为继新集村之后明港镇美丽乡村的又一道亮丽风景线。

小厕所,大民生。何岗村把改水改厕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作为检验群众满意度的重要举措。全面推广农村三格池建设,改厕处理后的尾水可以直接排放、农田灌溉;实施雨污分流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污水在湿地有机处理下降解了污染、净化了水质。

在村庄整体改造过程中,以赵庄组为示范,坚持不搞大拆大建,注重加强对村庄中老房屋、老树木、老物件的保护,尽可能多地就地取材、物尽其用。秉承“留住乡愁”的理念,尽力维持特色鲜明、风格统一的豫南民居原始风貌,清水墙、小灰瓦、飞檐峭壁等元素精心运用到了民居建筑和公共服务设施,随处随地彰显着浓浓的豫南农家风情。

基础设施改善的同时,赵庄组深入挖掘村落的历史遗迹、民俗风情,增强美丽乡村建设的文化底蕴。通过把美丽乡村建设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与乡村旅游经济,让更多的村民从美丽乡村建设中受益,引导群众自觉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进一步激发了乡村建设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王寨村

远山近水风光美

两年来,兰店街道王寨村以王寨、东王楼两个村民组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以“土专家”与“洋专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规划设计,发挥政府“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采取“群众筹一点、成功人士捐一点、财政补一点”等办法,依托良好的自然优势和生态资源,在山水之间打造美丽乡村、旅游名村,处处鲜花烂漫、落英缤纷,远山近水、绿树成荫,呈现出一幅山水如画、乡村如诗、田园如歌的画卷。

在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中,王寨村持续开展厕所革命、坑塘整治、垃圾和污水治理四类专项整治行动,加大投入推进农村道路、安全饮水、学校、卫生室、文化广场等建设,不断夯实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通过政府主导、乡村组织、能人带动、群众参与,稳步推进村庄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和道路硬化。修建通村道路2.7公里,整治大塘9口,关停养殖场11个,沿335省道、村组主干道种植百日菊面积达15公里2300余亩,新修的登山步道、自行车环行道成为浓墨重彩的加分项,村容村貌内涵颜值越发靓丽,“五美庭院”文明之风越发浓厚。

围绕环境美、百姓富这条主线,兰店街道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打造全域旅游,逐步实现让山区变景区、民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以“多彩田园”带动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实现了农民群众薪金、股金、租金“三金”增收;以挖掘乡村内涵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展示民俗文化,弘扬文明新风,转变群众落后观念,有力提升了群众文明素质;以开展“五美庭院”创建、评选“星级文明户”等活动为带动,让文明乡风吹遍山山水水,道德风尚融入村村寨寨,激发了群众共建美好家园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

人居环境的提升,道路设施的完善,旅游业态的丰富,极大地装扮了村庄的颜值和魅力。在政府的大力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回来了,一个个民宿、农家乐、特色产业也红火起来。目前,王寨村已发展农家乐5家、民宿11家、特色商店10余家,占地2200亩的宏润家庭农场、120亩的龙虾养殖基地有力带动了周边群众就业增收。

如今,人居环境质量的提升不但唤醒了沉睡已久的山村,更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成为平桥美丽乡村建设的一张新名片。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