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息县打造河长制“升级版”


小微水体也有“大管家”,河长网络全覆盖

本报讯(记者 时秀敏)丈量长宽深、计算新增的蓄水能力、进行GPS定位、注明经纬度……这几天,息县河长制办公室副主任、水利局副局长王辉格外忙碌。他和同事带领多部门组成的5个验收组,对全县2019年度发动群众自办的挖塘、灌溉渠道整修、排涝沟疏浚、机电灌站整修和拦污堰坝工程进行逐个验收。

“对群众自办的小微水体验收合格后,县财政将给予5000元至数万元不等的奖补。”王辉说,“小微水体是江河湖泊的‘毛细血管’。这些纳污坑塘和排污沟渠整治,关系农村水环境改善和河流水质改善,是河长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意义重大。”

这是息县大手笔推进河长制、系统治水的一个缩影。

息县境内淮河干流75.4公里,水系繁杂,水利工程点多、线长、面广。过去曾和全国很多地方一样,面临着河流污染、河道干涸、乱采滥挖、水体萎缩等诸多问题,水生态频频亮起“红灯”。

“河湖管理涉及上下游、左右岸、跨区域,情况复杂。治理河湖必须高位推进,一竿子插到底!”息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分别担任县级第一总河长、县级总河长。“一把手”抓、抓“一把手”,责任层层压实,形成河湖管理保护的合力。

建立河长组织体系、细化成员单位职责分工、严格考核问责……息县多措并举助推河长制,在细化完善县、乡、村三级河长的基础上,设立小微水体村级河长295人,以村为单位,对农村塘堰、沟渠开展源头治理,实现河长网络全覆盖。聘任河道保洁员704人,建立河道保洁员制度。实行“河长﹢警长”“人防﹢技防”“部门﹢属地”管理机制,用长效机制保实效、管长远。

非法采砂导致河道千疮百孔,是息县曾经的“痛点”。2018年5月以来,息县把河道采砂治理作为河长制的首要任务,坚持打击、整治、规范三管齐下,持续开展河道采砂治理整顿。

息县组建河砂监管执法队伍,对淮河、竹竿河等重点河段开展不间断巡查;启用河长制视频监控系统,在主要河道安装高清探头112个,监管全覆盖、无死角。联合水利、公安、交通运输、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形成监管执法一体化格局,实现境内淮河干流全面禁采、淮河支流有序开采,河道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并持续好转。

作为河南省“四水同治”示范县,息县还实施了闾河、澺河、泥河、清水河治理工程。龙湖治理工程、塔园水系和三里沟整治工程,连接了新老城区生态景观廊道和城区中央生态绿洲。正在紧锣密鼓建设的大别山革命老区引淮供水灌溉工程,投资50多亿元,将惠及息县、淮滨、潢川3县老区人民126万人。

“河长上岗,水质变样!”2019年以来,息县境内淮河、竹竿河、寨河等河流水质逐步改善,实现地表水Ⅲ类水及以上水质标准。今年5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报,对2019年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其中,全国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成效明显的20个市县受到表彰,息县榜上有名,成为全省唯一因此项工作受到督查激励的县,并获得国务院奖励资金1000万元。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