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特刊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着力打响豫风楚韵文化品牌


本报记者 张方志

大别腹地,淮水之畔,有一片古老的土地——信阳。说她古老,是因为她的历史已走过8000余年。

信阳位于“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南北地理的分界线、南北气候的分水岭、南北文化的交融地,也是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大别山脉与桐柏山脉的交界地,鄂豫皖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地理位置独特的信阳受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双重浸染,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兼容古今 推陈出新

豫楚相融,给信阳带来了独特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豫风楚韵也成为信阳所独有的、最具文化内涵的城市名片。为了传承豫风楚韵的双重文化,擦亮这张文化名片,信阳市在兼容古今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力求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近年来,信阳市不断突出豫风楚韵特色,加大对古城遗址、革命历史遗址、乡村文物建筑的保护与修缮、民俗文化的挖掘以及集中成片传统村落的整体保护利用,如积极推动光山花鼓戏传承、申报非遗文化名录等。如今,城阳城遗址博物馆早已建成对外开放,成为信阳厚重历史的见证和展示“楚韵”的窗口。此外,信阳市已获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项,一批文旅项目即将落地建设,大别山北麓全域旅游区也在积极打造。

在文艺精品创作上,长篇小说《红二十五军》《淮河文化丛书》入选了中国作协定点深入生活项目,歌曲《习总书记来到俺身边》被广泛传唱,电影《列宁号》《吴焕先》、电视剧《鸡公山1938》正在筹拍,这些新的文化艺术形式必将在传承与发扬“豫风楚韵”的传统文化上起着重要作用。

豫风激荡,楚韵悠扬。“豫风”锻造了信阳人的朴实勤劳,“楚韵”则给予了信阳人聪慧与善良,而受豫风楚韵双重文化浸染的信阳大地必将日渐兴盛。

豫楚相融 两相适宜

信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进程中,上承中原气息,下袭楚韵风华。

20世纪80年代,在罗山县莽张乡天湖村发现了商代墓葬,证明了商王武丁时代“伐于黄尹二羌”的历史记载,这大概是中原文明对信阳文明的最早征服。春秋时期,信阳境内的息国、蒋国是西周初的封国。是故,从西周开始,“豫风”已在信阳大地徐徐吹拂。

1956年3月,长台关战国楚墓被发掘,一段尘封2700余年的历史往事被揭开。随后出土的13枚青铜编钟演奏了《东方红》乐曲,并于1970年4月随我国“东方红一号”卫星上天播放,声震寰宇。从此,世人知晓了在信阳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楚韵”在数千年前就已婉转悠扬。

千百年来,“豫风”“楚韵”在信阳相互融合,共同为这片土地注入新鲜的血液。时至今日,豫楚两地无论在经济文化还是在民风民俗上,依然存在着交流和借鉴。如在美食方面,信阳热干面来源于武汉热干面,但又有自己独特的风味。再如在人员流动方面,信阳每年仅赴武汉一城的务工人员就达10万人左右。

历史厚重 文化绵长

从罗山县城沿省道337往北,过东埔,跨淮河,息县近在咫尺。息县素有“千古中华第一县”之称,乃因其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县”命名的地方,迄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然而,历千年而名不变的息县一开始也只是一个封邑之地,其所在的信阳大地有着更早的历史。

淮水南滨,远古先民。于野狩猎,于田耕耘。8000多年前,远古先民筚路蓝缕,掀开了信阳农耕文明的创世篇章,淮河两岸自此出现了相当规模的原始农业。考古发现,信阳境内有大量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等先后汇集于此。

8000年历史,犹如一部小说,各方人物隆重登场,演绎出无数个动人故事。

从名相孙叔敖,到春申君黄歇;从史学大家司马光,到明代“前七子”领袖何景明;从息夫人,到宋世杰;从“亡羊补牢”到“子路问津”……浩如繁星的名人轶事给信阳这片土地带来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雄浑的历史底蕴。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