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刚
近年来,明港农信联社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持续加大扶贫贷款投放力度,充分发挥地方金融主力军作用,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
建立工作体系,全力推动金融扶贫工作开展。明港农信联社积极与当地扶贫部门对接,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金融精准扶贫工作规划。从业务培训、技能提升、政策宣传等方面入手,致力于把客户经理培养成金融扶贫的宣传员、联络员和服务员。针对贫困人口,专门研发能够支持产业发展、带动增收致富的特色扶贫金融产品,按照“成本可控、利率优惠、让利于民”的原则,对金融扶贫贷款出台特惠政策,面向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执行基准利率,依托扶贫周转金,面向项目主体发放产业扶贫贷款。积极和扶贫部门沟通,完善金融服务信息、信贷支持信息等,建立贫困户服务档案,年初就将扶贫工作目标进行分解,并按季、按年实施专项考核,确保工作落到实处。截至今年5月底,明港农信联社共发放小额扶贫贷款1250万元,带动250名贫困人口脱贫。
畅通对接渠道,倾力打造精准扶贫特色路径。明港农信联社扎实推进助力乡村振兴“整村授信”活动,实施精准扶贫整村推进。通过对帮扶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文化素质、劳动力、耕地资源、技术优势、扶持项目及贷款需求等情况进行调查,建立贫困村、贫困户信用档案。各网点以“党建+金融”联盟活动为载体,采取“因地制宜,一村一品”的措施,积极探索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新路径,努力创新信贷产品,强化金融服务,突出对当地农业特色产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和带动,精准落实小额扶贫贷款等扶贫信贷产品,以点带面,推动辖区贫困村整村脱贫。
加强金融创新,全面提升金融扶贫工作质效。明港农信联社一是创新扶贫模式。在直接投放扶贫小额信贷的同时,积极探索“农信社+政府+实施主体+贫困户”的金融扶贫联动模式,通过采取资产盘活、解决就业、扩大销路、利益保障等措施,想方设法带动贫困户脱贫。二是创新扶贫产品。除推行小额扶贫贷款外,积极创新信贷产品,大力发展仓单质押、两权质押、税费单据及电商创业等信贷业务,通过细分贫困群体资金需求特点,量身打造扶贫专属信贷产品,精准对接扶贫人口创业和产业化扶贫项目资金需求。三是创新扶贫手段。在走访贫困户的过程中,积极创新,利用手机终端、平板电脑等,向贫困户收集资料、开展评级授信,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