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毛笔绘制“脱贫路”


□章华阳 刘伟峰 秦怡欣

硬毫、兼毫、软毫……5月22日,笔者来到淮滨县防胡镇熊寨村的同心笔业制售厂内,看到展示厅中挂满了各式各样的毛笔,琳琅满目,目不暇接。

“毛笔作为文房四宝之一,在我国历史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作为一种产业,也有很高的效益。”笔厂内的工作人员介绍道。

“毛笔加工环节较多,光程序就有选材、打孔、抛光、晾晒等十几道工序,极其繁琐,每一道工序都需要认真对待,只有这样才能做出一只好笔。”今年48岁的同心笔业制售厂的负责人冷东淮说道。

早些年,冷东淮在安徽池州经营毛笔制作产业,2017年在家乡人才回归政策的感召下,返乡置业,建立了占地5亩、厂房约有3000多平方米的同心笔业制售扶贫车间,年产值可达250万元左右,共带动周边村镇15户贫困户就业,户年均收益可达35000元以上。

“我们一家7口人,都没有什么文化,以前每年的收入就靠种的12亩地,现在我和我的儿子都在毛笔厂上班,一个月就能收入3000元左右。”今年58岁家住熊寨村的村民黄树英激动地说。

近年来,淮滨县产业扶贫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由于人们对于文化素养方面的重视,同心笔业的订单也是源源不断,作为熊寨村特色的扶贫产业,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在家门口也能赚钱”。

“现在我们不仅仅靠线下的销售渠道,我们还开启了线上直播卖货,利用毛笔传承的文化精神,把毛笔的销路越做越广,将毛笔的文化内涵也传达出去,带动家乡更多的贫困户致富就业。”冷东淮充满信心地说。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