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沿着这条找对的路子走下去


(上接第一版)

稳定增收,致富底气更足

走在槐店乡,和村民聊天,许多人感到:习近平总书记来后,大家从事油茶产业的积极性更高了,增收致富更有底气了。

就拿嫁接繁育的油茶幼苗来说,往年的购买者多是企业或合作社;如今有不少村民也来购买,销量也增加了不少。

每年5月,位于文殊乡邹棚村的联兴油茶育苗基地,都会迎来最繁忙的时节。就在前几天,联兴油茶第十二届油茶良种繁育嫁接基地培训班开班,从附近乡村赶来的130名村民,在进行免费培训后,很快能上手进行良种嫁接。

“我是新手,这活不难,越干越快。昨天完成了700多株,今天估计能达到1000株。”5月16日,正在培训基地干活的谭秀琴告诉记者,往年这个时候自己都在北京打零工,今年听说油茶基地招工多,便报了名。“这几天算下来,平均每天能挣100多元。”谭秀琴高兴地说。

在培训班工作多年的陈大姐说,今年计划嫁接200万株,以满足周边市场的需要,良种嫁接基本要持续近一个月,也成为附近乡镇群众稳定增收的来源。

有增收,更有希望。“现在生活真是好,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都拿上了养老金,身体好的还能就近打零工多挣钱。”槐店乡陈洼村村民陈文珍说,“我和老伴把自家山地流转给了油茶园,都在油茶园务工,每人每年能收入两三万元,现在生活方便,想吃什么就买什么。”

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与光山县坚持实施生态富民工程密不可分。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该县及时制定包括“一壶油、一亩茶、一塘鱼、一群鸭”在内的“八个一”实施方案,推动特色产业全面发展。统计显示,仅油茶种植、采摘、加工生产等,常年就解决3000余名农民就近就业,带动基地周边298户贫困户依托产业脱贫,年人均增收4000元。

以智引才,乡村人气更旺

来到槐店乡晏岗村,记者听到一个好消息: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返乡创业就业,当起了“农村的白领”。

在村里的就业培训基地,面积120平方米的南侧一楼大厅,是阿里巴巴数据标注基地,内设40台电脑,空调、桌椅、休息区等硬件设施齐全。一群以90后为主力的工作人员,正对着一台台电脑忙碌着。

小伙晏建祥是其中的一员。“平日里的工作就是做语言识别,教人工智能自主识别不同地方的方言。目前市场很火的头条、火山、抖音都是我们服务的客户。”晏建祥告诉记者,去年他从县城返村,通过在基地培训学习后,成为这里的一名数据标注员,每月能拿6000元以上的工资。

2019年7月,通过中共中央办公厅驻光山县脱贫工作组引荐,人工智能正式入驻晏岗村,成立了“晏岗村阿里巴巴数据标注基地”。当人工智能遇上美丽乡村,因“AI”而生的新岗位,加快了年轻人返乡创业就业的步伐,改变了村里的经济发展业态,带动了人才回流。

在晏岗村村委办公楼顶,“总书记亲临咱晏岗嘱托 路子找到了就要大胆去做”的话语格外醒目。

“总书记的关怀催人奋进。”晏岗村党总支书记晏乃军说,“我们一直把总书记的嘱托落实到行动中,通过找准自身优势,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两年前,晏岗村率先加入腾讯“为村”平台,通过“党建+互联网+乡村”的模式,打造“网上支部”,在平台2万个村中排名跻身第109位,成为全市第一。如今,“网上办事大厅”“书记信箱”等板块,成为群众办事和反映问题的最佳渠道。

今年春节期间,通过养羊脱贫的晏岗村村民余孝伟发了愁。原来,每年冬季至春节前后,正是羊肉上市的旺季,受疫情影响,他养的100余头山羊断了销路。

这一情况很快被村支“两委”得知,“借助‘为村’平台,我们把羊群图片发到网上吆喝售卖。”平日里负责平台技术管理的黄守波说,没想到很快就有人询问,成功卖出了好价钱。随着资本下乡、人才下乡,乡村也越来越兴旺。

“围绕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深入信阳革命老区重要讲话精神为主线,光山县坚持做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稳定实施乡村振兴两篇文章。‘爱光山、加油干、奔小康’成为一种精神,在这里深入人心。”光山县委书记刘勇告诉记者,我们要遵循总书记的教导,沿着找对的路子,大胆去做,把光山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幸福。

思路决定出路。从硬件设施到思想观念,老区人民正沿着总书记指引的道路,朝着“两个更好”阔步前进,幸福之路越走越宽阔。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