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百花园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故乡茶桃


陈世玉

在我老家新县,有很多地方生长着漫山遍野的油茶树。油茶树在人间最美四月天结出一种果子,人们叫它茶桃。茶桃多数呈心形,也有圆形的、椭圆形的。生长早期的茶桃有青色的、紫红色的,成熟的时候,外面的一层皮就裂开脱掉,变成了象牙白。可以生食,甜甜的,脆脆的。

油茶树还结一种果子,在阴历八九月间成熟,叫茶籽。茶籽可以榨油。茶油可以炒菜、炸糍粑、炸油条、炸年糕,炸出的东西黄灿灿的,喷香又好吃。但茶油炒菜不宜多吃,大人们说茶油吃多了刮人,现在明白了,那时人们肚里没有多少油水。茶油还是大姑娘、小媳妇的最爱,她们用茶油梳头,头发越发变得黑黑的,亮亮的。

小时候我一直在想,油茶树结茶籽,怎么又结茶桃?茶籽是油茶树的种子,是果实。那么,茶桃是什么?有什么用呢?不知什么缘故,大人们是不多吃的,也管着小孩们不要多吃,吃多了就吃不下饭了。

小孩子爱吃茶桃,因摘茶桃、吃茶桃而忘记上学的事时有发生,这时候便免不了挨一顿揍,挺委屈的,但也只好放在心里,胳膊拧不过大腿,稍微收敛了些,偷偷收起了那份胆量。小鸟也爱啄食脱了皮的茶桃,就连蜈蚣、百足虫这些昆虫类的小动物,也爱盘踞在裂开的茶桃里吸茶桃汁液。有一年,我的一个小伙伴吃茶桃,不小心被里面的蜈蚣咬了一下嘴唇,肿起的嘴唇被伙伴们嘲笑了好几天。

到了阴历四月底,兰草花开罢了,茶树上的茶桃也渐渐地少了。短暂的春天眨眼过去。茶桃啊,兰草啊,也忘到了九霄云外,至于那顿揍嘛,已不记得了。来年一到兰草花开的时候,那漫山遍野的油茶树,青翠欲滴的油茶树,枝丫间点缀着一颗颗红的、青的、白的茶桃,犹如繁星点点在枝头闪烁,又像一个个小精灵向孩子们招手。当然,这个诱惑是无法抵挡的,依然重复着孩子们的春天的故事,小小的故事。

说起茶桃,也算是一种乡愁吧。如今,我的老家原来的几十户人家陆续都搬到城里了,偶尔回去很少见到人,即便还在的老房子,门上也蹲着“锁将军”。

孩子们进城了,学习抓得紧,哪怕是幼儿园的孩童,爸爸妈妈们也怕输在了起跑线上,报了不少“兴趣班”,周末赶场子似的忙得不亦乐乎,至于掐兰草花,摘茶桃,登不上大雅之堂,也不可能成为“兴趣班”的选项呵。世世代代住在城里的孩子们,包括他们的祖辈也没见过茶桃,即便聊到这些趣事,也只会逢迎地一笑,算是一个善意的回应吧。

童年永远地逝去了,但茶桃的趣事犹如一帧帧生动的画面,深深地珍藏在脑海里。茶桃于我,已是一种潜藏在心间的乡愁。

偏偏四月的一天,收到了一个摘茶桃的视频,又勾起了我的念想,难以抑制的念想。

这个视频让我乡愁涌动,产生了想立即动身回去的感觉。视频里,三五个人在山上摘茶桃,画面很粗放,但很生动,亮晶晶的茶桃在树枝上摇曳,人们脸上写满了惬意、从容,久蛰的笑容如此灿烂无忧。

我欣喜看到,这个民间人士用手机拍摄的视频,竟然辉映着一种别样的意蕴——中国精神!中国志气!

这个视频我看了又看,还发给了微友。一些不知茶桃的朋友感到新奇,打听这是什么果子。茶桃里面是空的,没有瓤。供人们品尝的就是这层皮,实际上是个壳。没成熟的时候味道苦涩,不能生食,焯水后可以做菜,有蘑菇的口感。成熟后脆脆的,甜甜的。之所以称之为果子而不是果实,是因为阴历八九月间成熟的油茶籽才是油茶树的果实。油茶籽是树的种子,可以传宗接代,茶桃则不能。茶桃是怎么形成的呢?

小时候,这个问题就困扰着我,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博学的老领导告诉我,茶桃是由没有授粉的雌蕊发育而成的。

前几天我又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在网上查到茶桃是由茶果在孕育初期受到一种病菌侵袭,病变后膨化而形成的。这样的答案,实在意外,我实在是不甘心对茶桃的美好想象就这样被戳破了。我宁肯相信老领导的解释才是事物真相。

我邀请了朋友,在明年人间最美的四月天里,到我的老家新县来一次茶桃之旅,来感受漫山遍野的茶桃之美。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