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月
“再不还钱我就起诉你,总是在推,想当初5.6万元现金借给你,我连利息都没要,你竟然这样做。”“你也真是没人情味,这么多年的兄弟感情,为了要钱对我态度恶劣,现在还要起诉我,我丢不起这人。”近日,在罗山县法院的诉调对接中心,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申请人孙某与被申请人王某正在激烈地争吵。他们据理力争,不再是昔日的好兄弟。
事情是这样的,孙某与王某是多年好友,王某因生意周转需要资金,于2018年10月1日向孙某借款5.6万元,并当场出具借条。借款到期后,王某仅向孙某还款2.8万元,剩余2.8万元在孙某多次催要下,均以各种理由推脱。
在诉前阶段,经双方当事人同意,罗山县法院组织王某和孙某到诉调对接中心进行调解,由调解员任太民负责,立案庭副庭长王雷全程指导。从双方的争执中,调解员发现,王某多次埋怨对方不该将兄弟间纠纷闹到法院,让彼此觉得难堪。王雷与任太民便从这个突破点入手,劝导双方当事人保持冷静,并从维持兄弟感情的角度切入,对王某进行单独谈话,告知王某目前案件并未进入诉讼阶段,只要双方在诉前能达成调解,便不必进入诉讼程序,不仅不伤和气,还不收取任何费用,如果进入诉讼程序,不仅会承担败诉的风险,还将承担诉讼费、支付欠款利息等不利后果。
经过近半个小时的释法明理,被申请人王某选择主动向孙某道歉,并承诺一周内偿清剩余欠款2.8万元,孙某欣然同意该处理意见。任太民按照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的意见制作了调解书,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字确认生效。
两天后,王某与孙某再次来到罗山县法院诉调对接中心,在法官的见证下,王某兑现了还款承诺,他说:“今天我们再次来到法院,一方面让法官见证我履行诺言,另一方面我真心感谢法院,诉前调解不仅效率高,还避免伤和气,我们兄弟重归于好了。”
今年以来,罗山县法院深入推进多元化解、诉源治理工作,更高效、便捷地解决纠纷。仅今年4月份,该院诉调对接中心就调解案件116件,调解成功38件,其中当场履行8件。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