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健康新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敬佑生命 大爱无疆


——致敬“最美抗疫天使”

“看到患者出院,我们很有成就感”

□本报记者 袁 野 文/图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1月31日,在市中心医院支援市第五人民医院医疗队进驻的隔离病区,市中心医院血液透析室的吴杨洋和同事们为40岁的患者张先生庆祝了一个特殊的生日。

吴杨洋是市中心医院血液透析室的一名护师,从事血液透析临床工作6年。自1月22日,吴杨洋作为第一批支援市第五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加入到与疫情零距离搏击的战“疫”中。

吴杨洋第一个主动申请去前线。“我是党员,也是一名护理人员,危难关头有责任有义务冲在最前面。”吴杨洋坚定地对记者说。

吴杨洋告诉记者,我们在查房时,获悉1月31日是张先生40岁生日,医务人员偷偷商量着让他在隔离病房里也能过上一次特别的生日。“因为是特殊时期,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才买到蛋糕,当时接到这个蛋糕的时候,张先生挺感动的。”吴杨洋说。

吴杨洋说:“在隔离病房内,我们救治的患者不仅要治疗疾病本身,还要通过心理抚慰等方式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让他们感觉不孤单,让患者和家属安心,这同样很重要。更让我们欣慰的是,看到患者病情每天好转,看着患者一个个康复出院,我们每个人心里都特别有成就感。”

“去一线支援,是我的责任也是义务”

□本报记者 袁 野 文/图

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二病区的护士刘旭,从事护理工作4年多。4年来,她一直秉承患者至上的理念,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受到领导、同事和患者的一致好评;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受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称赞。

“因防控疫情紧急,需要抽调一些同志去定点收治医院(信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开展一线医疗救治支援工作……”1月22日,一条微信消息发在市第四人民医院微信群里,医院干部职工立刻响应,主动报名请战。

“疫情就是命令,我看到群里信息后第一个报名请战去一线,作为一名医护人员,自愿请缨,是我的责任也是义务,随时待命。”说起当初请战时的情况,刘旭坚定地说。

能够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是刘旭多年以来的梦想,因此,在准备前往抗疫一线的路上,她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写下了入党申请书,决心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抗疫一线接受党组织对自己的考验。

在市第五人民医院工作期间,她每天不仅要负责发热病人的基本护理,还要监测病人的体温,一旦发现异常,要登记上报。为了克服患者的恐惧心理,她每天除了为患者做正常护理外,还时常和患者谈心,积极运用专业知识对存有心理问题的患者开展心理疏导,使患者逐渐从茫然、沮丧的情绪中走出来,积极接受治疗,坚定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

“我是护士长,必须坚守在一线”

□本报记者 袁 野 文/图

今年34岁的平桥区中医院外一科护士长杨静,从事护理工作已有10年。作为一名护士长,杨静第一时间向医院递交了请战书。2月8日,杨静接到医院通知,作为第二批队员前往市第五人民医院进行医疗支援工作。杨静在简短地给父母发了信息后,便义无反顾地奔赴一线。

“我们医护人员就是‘战士’,我们必须逆行,这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担当,我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一名医护人员的奉献精神和本色。”杨静坚定地说。

杨静告诉记者,作为护士长,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必须以身作则,起好模范带头作用。自1月24日开始,她便在医院值班,全程不得离岗,忙得连简单的工作餐都不能按时吃上,但为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必须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

杨静在市第五人民医院工作期间,她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不畏艰险,不怕困难,一直坚守岗位。在做好护理工作的同时,还为一些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喂饭、喂水、翻身等。“看着治愈出院的患者越来越多,隔离病区里的患者越来越少,我累并快乐着,我的付出,能够换来更多的患者痊愈出院,是我最大的心愿和幸福。”杨静欣慰地说。

“因为热爱,便不觉厌倦”

□本报记者 李 凯 文/图

1997年出生的祝毅航,从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毕业后,应聘来到了信阳市中心医院ICU病房,成为一名男护士。“转眼已经3年,刚来ICU时,我们科室全是女护士,心里多少有点不自在。但现在,我觉得因为热爱,便不觉厌倦。”祝毅航说。

今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祝毅航积极响应号召,第一时间写下“请战书”,去支援市第五人民医院。为了避免父母担心,祝毅航出发前并没有告知家人,等到了隔离病区后才打通家里的电话。

在隔离病区,他主要从事医疗护理、生活护理、咽拭子采集、心理疏导等工作。每天要护理40位患者,随时观察他们的生命体征。

祝毅航在工作中一丝不苟,对本职工作都能够出色地完成,对领导安排的任务更是严格执行,受到同事们的一致认同和称赞。

由于工作需要,他的手机需要24小时开机,随时听从医院的召唤,为此放弃了很多与家人团聚的机会。

“每逢遇到危重手术和大抢救患者,我都一直看护在病人床旁,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配合医生用药,直到病人病情平稳脱离危险。”祝毅航对记者说,“家里人经常开玩笑说,一年到头在家的时间还没有在医院的时间多,医院才是你的家,病人才是你的亲人。”这句话看似玩笑,实则正是如此。

已记不清在病房度过多少个节假日,上班时,想的是病人,下班时心里记挂的还是病人,工作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好几次下夜班的清晨胃痛、呕吐、眩晕,祝毅航毫无怨言,工作热情依然如故。

祝毅航以奉献为宗旨,用勤勉敬业、热情和爱心,打造了自己闪亮的青春。无论多苦多累他总是面带微笑,以温暖的双手和善良的心,抚慰了无数的病人,驱散了无数患者的痛苦和忧伤,争做一名优秀的护理工作者。

“危险我们不怕,只希望疫情早点过去”

□本报记者 袁 野 文/图

“您今天怎么样了,好点了吗?我来给您房间消毒了。”这是每天消杀工作前护士罗曼跟患者说得最多的话。

今年28岁的罗曼,是市中医院手术室工作2年的护士,自2月14日接到医院通知支援市第五人民医院,她来不及跟亲人告别,简单地收拾了一下行李,匆匆地踏上抗疫一线。

作为第三批进入定点救治医院支援的医护人员,在工作期间,她每天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对病房里各类仪器、床单、物体表面、仪器按钮等所有人员可能接触到的地方“重叠消杀”,确保消毒隔离措施落实到位。

罗曼告诉记者:“来到市第五人民医院的第一天既兴奋又紧张,自己笨拙地对照流程图穿上厚厚的防护服,两层口罩下呼吸变得有些困难,慢慢调整后踏入重症病房,护目镜外加戴面屏有点挡视线,每做一步都要看仔细一点。跟随分配的老师一起一点一滴擦拭仪器,消毒床单、物品。每天工作完成时已经快下午了,再次看着流程图脱去防护服、隔离衣、一次性帽子、N95口罩等,因为在脱的过程中是最容易感染的,我们都必须按规定用免洗消毒凝胶做7步洗手法一步一步地来。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门上永远贴着一句话‘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请做好防护!’”

由于消毒区域大,罗曼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每天要工作长达7个小时。每次消杀任务结束,全身都会被汗水浸透。罗曼说,“工作辛苦我们不怕,工作危险我们不怕,疫情凶猛我们也不怕,我想尽自己的力量,用专业的消杀技术来保护工作人员和病人的安全,也希望疫情能够早点过去,一切可以恢复原来正常的生活。”

“选择了这一行,就是选择了奉献”

□本报记者 李 凯 文/图

“从我第一次进病房起,白色的燕尾帽一戴,白大褂一穿,我才明白这天使称号的背后有多少人在无私的奉献!”这句话时时刻刻挂在市第三人民医院体检科护士王云的嘴边。

疫情初期,市第三人民医院在取消休假全体返岗的第一天,王云便主动向医院递交了“请战书”。

2月1日正式接到支援市第五人民医院的通知后,她来不及和家人告别,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匆匆忙忙带几件衣服就离开了家。到达后经过培训便立即投入到紧张、繁重的工作中。

在隔离区内,王云穿着笨重的防护服、隔离衣还有橡胶鞋,全副武装地每天至少要工作4小时以上,期间不能吃东西,不能喝水,甚至也不能上厕所……

“防护服、护目镜密不透气,口罩勒红了脸颊,汗水浸透了衣背。因隔离区的患者有的脾气非常暴躁、有的意志比较消沉,除每天给患者治疗躯体疾病还要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王云说,“我经常对患者说‘别怕,要坚强!我们都在!医生、护士不会因为害怕被感染而疏远你们,我们陪你一起战胜病魔,早日康复!’”

王云说:“在这场与新冠病毒的大战里,我们的护士真的都很了不起。危重患者多,那些沉重的氧气钢瓶,护士们一天要搬运至少十几瓶,不少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擦洗,都是护士来完成。”

“一轮工作下来,既是心理的磨砺,也是体力的考验。即使如此,医院里很多医护人员仍然主动请缨进入隔离病区。只要疫情不结束,我们就会一直在这里坚守下去。”王云坚定地说。

“‘逆行’,让我明白了责任和担当”

□本报记者 李 凯 文/图

新年的钟声响起,迎来的不是欢笑而是一个个逆行的身影。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原本应该充满祥和欢乐的节日氛围,疫情每时每刻的变化都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

杨树林,信阳淮河骨科医院手足外科护士,面对疫情,主动请缨。1998年出生的她,也是我市防疫一线年纪最小的“逆行者”。

面对疫情她当然会害怕,一开始杨树林不敢和父母说自己在疫情一线,父母从其他渠道知道后责怪她不应该瞒着家里,虽然担心,但父母依然选择支持她。

2月12日,她进入市第五人民医院亚重症隔离病房,在和上一梯队的老师们认真交接过后,便进入隔离病房开始工作了。

刚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就已经开始感觉到闷热了,穿戴好之后又互相检查了一遍。厚重不透气的连体隔离衣,为了避免上厕所,上班前3个小时都不敢吃饭喝水,脸颊旁更是被口罩系带勒出了深深的痕迹,双手被双层橡胶手套捂得蜕皮发白,让看起来稀松平常的日常医护工作,变得异常艰辛。

为了一心投入到隔离区的护理工作,她剪掉了及腰的长发,22岁的杨树林,不负青春,不负韶华,在疫情面前选择勇敢“逆行”,坚定,果决。

但她是开心的,杨树林说:“看到这些患者在我们的照料下一天天好转,康复出院,听到他们对我们的一句句感谢,让我们拥有了很大的动力。”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