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常 征)按照“显山露水、通山达水、拥山抱水”的要求,全面落实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全力推动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努力打造一个和谐、绿色、生态的人居环境。这是日前全市园林绿化工作座谈会提出的目标。
据了解,去年以来,我市以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三年大提升为总目标,以森林城市创建为抓手,将植树造林和城乡绿道、生态水系、淮河廊道绿化建设纳入创森的重要内容,科学谋划,多措并举,打造布局合理、规模适宜、功能高效的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实现了城市绿地品质大幅度提高,累计修剪乔灌木万余株,铺设草坪180万平方米。去冬以来,全市各级园林绿化部门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明确建设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功能定位,建立符合实际的绿地系统规划体系,塑造了城市特色,彰显了城市魅力,绿地规划不断完善,绿化空间不断拓展,绿化管养不断提升,创森工作不断推进。同时,按照以人为本、生态优先、节约绿化的原则,各单位大力实施城区绿化建设,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水平,城区“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日益接近,园林绿化监控实现在线监管,城市绿化成效明显。
城市在发展,绿化在延伸。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同志认为,全力打造一个和谐、绿色、生态的人居环境,搞好城市绿化,美化城市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针对目前城市绿化的档次、品位、管护水平不够高,以及缺乏园林精品、综合型公园等问题,该局提出,认识和把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要按照“显山露水、通山达水、拥山抱水”的要求,全面落实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全力推动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努力打造一个和谐、绿色、生态的人居环境。具体就是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坚持因地制宜,增绿提质;坚持以创带建,以建促创;坚持规范管理,建管并重。特别是要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以方便群众生活、美化环境为目标,因地制宜,统筹绿地与城市基础设施之间的关系,科学实施拆墙透绿、见缝插绿、垂直增绿,高标准规划、高标准绿化,实现绿量与质量双提升。抓好新建公园绿地建设,抓好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抓好立体绿化项目建设,分步骤、分层次推进各地园林城市以创带建,以建促创,带动全市园林绿化建设、形成具有特色、类型丰富的园林城市格局。
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同志还表示,按照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要求,各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积极开展国家园林县城(城镇)创建,全面组织开展园林城市(县城)复查,大力着手省级园林城镇、园林单位(小区)、公园广场和道路申报等事宜。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