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健康新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疫”线党旗别样红


——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迹

□本报记者 李 凯

这是一场特殊的战“疫”,这里是战“疫”最前线。

2020年1月,农历庚子新年未到,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向全国人民肆虐袭来。继而,武汉封城,山水相连的信阳,很快成为继湖北以外疫情蔓延的重点区域。

作为浉河区唯一的二级综合医院,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三院)被省、市确定为疫情防治定点救治、定点留观医院。

在一个多月时间里,市三院预检分诊累计4631人次,其中发热门诊2941人次,武汉返乡或接触武汉往返人员1027人,累计收治留观病人109人,确诊16人,治愈疑似病人41人。由于操作严谨、救治规范,密切接触病人的80余名医务人员无一例感染,在院病人均得到有效救治。

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防控就是责任。疫情突发后,市三院成立医院指挥部,研究制定疫情防控具体方案的同时,组建综合协调、专家救治、院感控制、数据上报、信息宣传、物资供应、应急保障、作风监督共八个工作组,每个工作组由一名院党委委员兼任组长,各支部书记、科主任为副组长,科室负责人充实其中,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负责,支部书记、科室负责人具体负责的工作格局,使得整个防控工作迅速在全院有序铺开。

该院同时强化上下协同,外派12名医务人员支援市第五人民医院,与各乡镇办(集聚区)及区直部门建立了便捷通畅的协作机制。

市三院集中全院最优势力量,成立医疗专家救治组、中医药预防救治组,组建以重症、呼吸、感染、消化、内分泌、心血管、中医、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等为主体的技术力量,全面冲刺抗疫最前线,先后组织专家会诊疑难病例43次,解决疑难问题50个。

在医疗救治工作中,实行“精准+速度”理念,推行所有发热病人“应收尽收、应留尽留、应检尽检、应治尽治、急诊先行”的“四尽一先”工作模式,在收治的所有发热病人及其救治中未出现任何纰漏,全院医疗服务流程规范、培训及时、救治得力。

市三院还率先提出“以中医药协同治疗新冠肺炎”的诊疗路径,并安排院内中医药专家集中研判,寻求中医抗新冠肺炎新模式。在此基础上,中医专家组结合国家中西医协同抗疫的指导意见,按照“一病一案、一患一方”,开展中西医联合会诊、中医辨证300余次,中医在新冠肺炎治疗应用率达到90%以上,其中应用抢救危重疑似病例2例,取得病人零死亡的治疗效果。

“跟我来”“必须做好”“办法总比困难多”“相互多沟通”,这是市三院党委书记张国栋在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常说的一些话。疫情发生至今,他和医务人员吃住在医院,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从宣传发动、科学决策、改造病区、病例讨论,到物资采购、后勤保障、汇报请示,每一样工作,都坚持亲力亲为,把最繁重的工作任务扛在自己身上。

市三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赵海专,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派该院专家,是顾不上“城”那边的亲人,他把医院当“家”、把病人当“家人”,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

该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副主任中医师廖荣叶结合临床经验,带领团队对留观病人逐一辨证施治,有效提高了患者治疗效果;院党委委员余新华、刘联合、朱晓叶承担着综合协调、院感防控、物资保障工作,平均每天工作12个小时。

病房支部书记、骨科主任陈海积极响应,召开支部党员大会,第一个写下“请战书”;病房支部共产党员、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闻涛身为临床救治专家组成员,三次请求到留观病区开展工作。“在关键时刻,共产党员就是要到最危险的地方开展工作。”陈海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疫情防控期间,医院党员医务人员全部写下请战书,直接投入疫情工作的党员达到86%,自发组成10个党员志愿服务队,投身到医疗、护理、院感、综合、保障方方面面,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竖起一面面鲜红的党旗。

疫情发生之初,门诊支部率先“亮剑”。支部书记、医务科长王鹏飞集中呼吸科、感染科、影像科党员医生和医技人员,成立13人组成的医疗专家救治组,精心为每一位病人采集送检样本,开展联合会诊,在留观人员中确诊病例7人,无一例漏诊。

临床药学专家的支部书记王俊带头在抗击疫情请战书上摁下手印,带领7人党员志愿服务队,加班加点、连续作业,平均每天熬制400余剂中药汤剂。

为了支持留观病区诊疗工作,整合医疗资源,病房党支部主动向院党委提出关停内分泌科、神经内科、儿科门诊、外科门诊业务,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疫情防控中来,这一建议很快被院党委采纳,几个病区先后有2名副主任医师、2名护士长、10名业务骨干投身到留观病区和预检分诊工作,践行了“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誓言。

感染科堪称医院的第一“疫区”。共产党员、副护士长尹媛媛带队每天连续十几个小时为病人护理服务,从医患沟通到心理疏导,从采集标本、测量体温到护理记录,从医疗废物处置到病人的大小便洗消处置,繁杂而细致,通常一个班下来,她累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

老干支部书记、院党委委员陈遵义始终奋战在最前线,不管在预检分诊、发热门诊,还是留观病房,组织病例讨论,总能见到他。许多老共产党员在他的感染下,主动请缨,自发成立老党员志愿服务队。老党员王信生组成三人工作组,冒着感染病毒的危险,深入社区上门为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家属测量体温,累计开展工作180余小时;老党员魏红光带领两位老党员在家属院当义工,为每一位出入人员登记、测体温,累计工作170余小时。

湖东支部在负责人付树清的带领下,成立一支以党员和年轻业务骨干为主体的10人应急小分队,专门从事“没人干的活”,如为医学观察医务人员提供后勤保障,四处运输物资,深入辖区走访,被誉为“流动的抗疫工作队”。

在各个党支部的带领下,全院60名共产党员投入到抗击疫情最前线,80%的岗位存在重大感染概率,其中6名退休老党员分别在临床和后勤保障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医院的角角落落,无不活跃着担当尽责的身影。检验科周晓辉,影像科潘龙,疾控科田坤,二甲办朱剑秋,体检科胡慕春、刘同丽,信访办刘清华,老干科赵丽莎,宣传科吕超,装备科付树清,监察室徐睿,项目办王晨霞……一大批党员岗位能手挺身而出,在各个先锋示范岗上担当尽责,绽放风采。感染科韩春生,院感科张含郁,心超室孙帆、张月,心内科夏云轶,财务科许云,门诊办乔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杨春柳,普外科周伟,儿科杨金林,护理部马燕,神经内科余海辉,总务科颜武钢……一大批普通职工紧跟其上,在疫情防控本职岗位上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桂翔、杨婷婷、黄春艳、袁锐、郭鹏、王云、方晶晶、张冰雪、黄鹏、郑梦梦、李文琦11名同志在上级号召下,奔赴市第五人民医院支援。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在浉河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院党委的有力组织下,市三院党员、干部、职工在疫情肆虐的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无畏生死、扎实工作,以实际行动交出了无愧于党和人民的答卷。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