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活力信阳 大别山下正春风


(上接第一版)

最近,司马光油茶园第一条油茶籽综合深加工生产线提前半年投产。总投资3.5亿元,建成后年加工油茶籽3万吨,年产茶油8000吨。“一壶油”香飘内外,“一家富”带动乡村兴,一心想拉长油茶产业链的陈世法迎来新起点。选准路子,找准产业,信阳不断探索特色化油茶产业发展模式。

新县杜鹃谷、商城县桐花谷、平桥区彭家湾、罗山县老寨山等地,春日寻芳,越来越多的原生态好山水进入大众视野,绚丽景致人所共识,生态与富民并驾齐驱。

绿水青山是信阳发展的绚丽底色,是为民惠民的宝贵资源。随着加快修复青山绿水,城市建设“显山露水”,方便游客游山玩水,近几年信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因地制宜探索实践,生态资源优势正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经济优势。

一往无前 危中寻机加油干

4月13日9时许,一辆江苏牌照的厢式大货车驶入浉河区中豫华都有限公司。2个小时后,随车离开的是100多吨出口的珍眉绿茶,自江苏连云港,从海上发往摩洛哥。

“借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我们主动寻找机遇,积极拓展国外市场。调研国际市场,发现外国友人对茶叶,特别是绿茶的需求量很大。为此,我们研发多款绿茶,主推国际市场。”中豫华都有限公司质检部负责人闵佳芃介绍。

春节前,淮滨县期思镇唐营村的齐伟胜从浙江回乡过年。春节后,他没有像往常一样离开家乡。经县乡干部多次推介,反复考量后,齐伟胜流转了300亩土地,打算投资500万元发展芡实种植和观光农业。

信阳是劳务输出大市,外出务工人员240多万,占户籍总人口的近30%。今年春节期间,全市返乡务工人员约99.4万人。像齐伟胜一样,因疫情影响回乡兴业的务工成功人士还有不少,更多新鲜血液注入,信阳经济发展更具活力和动力。

日前,市统计局对我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开展了第四次生产经营情况问卷调查。截至目前,我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复工率已超9成,经营成本上升、资金周转困难是当前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

危中有机,疫情在给许多行业按下“暂停键”的同时,也催生了新经济业态,老区信阳危中寻机加油干。其中,乡村新型经营模式呈转型迭代之势,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新县茅屋冲家庭农场负责人岑新顺介绍,疫情防控期间,网络接单为城区居民配送蔬菜的有效尝试,让他对从“农场到餐桌”全产业链模式更加坚定。

一脉相承 俯身沉心真为民

第28届信阳茶文化节(网络)开幕在即,“云”赏毛尖之都,市长尚朝阳录制的一段抖音视频上线,短时间内,获得高点击量。市长直播代言信阳毛尖,提振信心,温暖民心,鼓舞人心。

与时俱进不是说说而已。这个春天,多位县区领导干部走进直播间,身体力行助推产业发展。前不久,潢川县县长兰恩民深夜试吃、直播推介小龙虾。紧接着,罗山县副县长张杨“主厨”直播,推销农产品。4月25日,浉河区区长于海忠、商城县县长周哲、固始县县长王治学也将走进网络直播间,为信阳毛尖茶产品代言。

在“县长直播带货”这条路上,光山县政府党组成员邱学明起步早、走得远。2月12日,邱学明在光山县马畈镇中在村的一处草莓大棚完成直播首秀。一场直播,成交500余单,草莓滞销变畅销。对短视频、直播等新型传播方式有研究、玩得转,两个月来,每天坚持1至3场直播助农,邱学明多了个“网红县长”的名头。

“身子进了新时代,思想也要带过来。”4月22日上午,邱学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县长直播带货,既带信任,也带信心。”当日,作为受邀嘉宾,邱学明在郑州参与录制河南广播电视台“县长直播带货”访谈节目。

疫情带来多重考验,对群众真用情、真用心、真用力,容不得半点虚假。传承发扬大别山精神,党员干部的“为民意识”经受住锤炼,经得起检验。从社区党员送菜送药送服务,到驻村“第一书记”忙推销,再到“县长直播带货”不稀奇,各级党员干部为经济发展找路子,为群众利益出点子,俯下身,沉下心,真为民。

一以贯之的发展思路,一往无前的砥砺奋进,一脉相承的为民情怀……大别山下春风浩荡,活力信阳乘风远航。

下期请看《茶都信阳 以茶为媒促发展》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