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浉河区不误农时忙春耕


本报讯(王庆志)眼下正值春耕育秧播种、小麦油菜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浉河区积极行动,争时间,抢速度,进行各项春季农业生产,为今年粮食丰产丰收夯实基础。 春耕生产抓得早。面对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情况,浉河区及早开展对乡镇种植大户和乡镇农技人员电话调查,为指导农业生产作参考。在疫情管控期间,与种植大户和农业合作社加强联系,帮助解决春耕问题。为加快水稻种植业结构调整,区农业农村局早安排、早行动,提前制定并向种植大户转发了《2020年再生稻种植技术方案》,截至4月19日已完成7个示范点1500亩的再生稻机插工作,全区4000亩再生稻预播工作即将完成,有力推动了再生稻产业发展。 技术服务指导准。在开展抗疫促生产服务活动中,该区成立农技推广、植保服务、农业执法、水产养殖、畜牧防疫等春季农业科技服务活动技术指导组,对接包保疫情防控期间的农业生产。组织50余名农业技术人员开展一线生产指导,帮助种养大户制定春耕备播复工复产方案,引导广大农民选用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针对当前在地作物不同情况,组织农技人员进行苗情、墒情、病虫情等调查,进行数据分析,提出田间管理意见,同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异常天气应对,积极防范倒春寒、春寒等气象灾害。加强油菜菌核病、小麦纹枯病和条锈病等病虫害防治,目前全区在地农作物总体长势较好。 春耕物资准备足。在农资供给方面,该区相关部门协调联动,积极组织,从农资储备、市场监管、科技服务等重点环节入手,切实抓好春耕备播工作。全区累计出动行政执法人员80余人次,对全县农资市场进行清理整顿,共检查农资经营门店50余个。全区农资市场备足水稻优质良种18万公斤、农药20余吨、化肥3万余吨、农膜20余吨,确保全区春耕生产需求。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