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新俊
“今天要参与起草几个紧急文件,年夜饭你们就先吃吧,不用等我了。”1月24日是大年三十,负责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综合组文电处理工作的余敦明放下电话,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此时,他已经40多个小时没合眼,一碗泡面也成了他的年夜饭。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自1月20日国家、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以来,余敦明始终坚守防控战位,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协调各方,出色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较好地发挥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勇敢担当和先锋模范作用。
“文电处理工作对服务疫情防控指挥决策和推动部署落实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定要学习掌握各种政策和专业知识。”余敦明说,为给指挥部统筹调度提供详实的各方信息和精准的决策依据,他从1月20日起就开始重点搜集、掌握中央和省委有关疫情防控重要精神,多途径全面了解、及时跟进新冠肺炎的危害、传播途径、防控要点、经验做法等相关资料,虚心向我市卫生健康防疫专家求教,及早熟悉情况,尽快进入角色,为当好全市疫情防控决策参谋助手打好政策基础。
“环节不少、程序不错、急而不乱、忙而有序”,这是余敦明对文电处理的要求。从进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开始,余敦明始终坚持严把质量、规范有序、快速高效的原则,先后参与和独立起草各类综合性材料40余份,转办上级和各部门来文300多件,发文114件,汇总、上报疫情信息数百条,参与编印《信阳疫情防控资料汇编》5期,全部无一差错,确保了政令畅通、落实无阻、执行坚决。与此同时,余敦明还组织、参与各类会议19次,接待上级调研、检查、督查等活动7次,全程无误。
疫情伊始,社会恐慌、群众焦虑在所难免。余敦明坚持把处理好群众来信来电来访,当作稳定社会、安抚群众、团结抗疫的重要抓手,对每天值班热线打进来的上百个电话,他和热线值班员都会认真对待,细心解答,直接化解群众疑难问题30余件(次),并有针对性地研究拿出了心理援助热线方案,及时提供给领导决策参考。
除负责指挥部办公室综合组文电处理工作外,余敦明还兼任市教育防控专班办公室副主任,至今已连续超负荷工作两个月。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还通过微信朋友圈向社会传播正能量,发动家人和亲友捐款捐物,正在上大学的儿子在其感召下,从生活费里省出1000元捐给河南省青基会。
尖刀出鞘战犹酣,党员干部勇担当。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余敦明践行了初心使命、体现了责任担当,用实际行动为我市疫情防控工作贡献力量。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