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后果将不堪设想,为此,原本性格大大咧咧的她将每项工作、每个环节都考虑得细而又细。从早上6点工作到晚上9点,休息时就对轮换接替工作的姐妹细心讲解防护知识、隔离病房操作流程等,给她们打气、鼓励,明芳这样一干就是近两个月,吃住在医院,她把3岁的孩子留给父母照顾。
“还记得解除医学隔离的第二天,孩子睡醒一睁眼,惊喜地抱着我说‘妈妈,你今天没有去上班,我不是在做梦吧!’”近两个月没见到孩子的明芳眼泪差点掉了下来。
“我没有结婚,父母身体健康,我先上!”
“我单身没有牵挂,又是院感科的人,这工作我熟!”
在疫情防控的各条战线上,还有一群还未成家的“大孩子”争先与死神抗争,与病魔赛跑。
汪开静是最早一批进入隔离病区的护士,大年三十的下午,她接到通知后做了一个“任性”的决定——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她谎称自己是在后勤值班,将即将进入隔离病区的事情“瞒”了下来。
“那时候,一天中最开心的事情就是防护服穿得合适,靴子能够跟脚,这样干起活来更利索。”汪开静回忆起那段时间的艰辛笑着说。
和汪开静一样,尹盼盼是隔离9病区的一名护士。2月15日,尹盼盼在接到通知时就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和妈妈简单道别后就坐上了医院派来的车。
“妈妈后来才告诉我,那天,一向少言寡语的爸爸得知消息后一直追到了小区门外,被工作人员拦住的他一直喃喃地念着:‘我女儿、我女儿去前线了,我还有话要嘱咐她’!”回想起当天的情景,尹盼盼泪光闪烁。
在家中,她们是备受宠爱的“小公主”;上前线,她们是披荆斩棘的勇士。
分体衣、隔离衣、防护服层层叠加,为避免重新更换防护服,上班前她们尽量不吃饭、不喝水,好几次都险些低血糖晕倒;50斤的消杀设备把瘦小的肩膀勒起重重的瘀痕,她们说扛就扛;医护人员换下来的防护装备需要马上清洗消毒,消毒液带来的刺激直冲她们的眼眶;具有高危感染性的医疗废品,她们二话不说,一遍遍捆扎,一趟趟运送……等完成当日的工作,脱掉防护服,却发现汗水已经湿透了两层衣服,甚至能拧出汗水,手指也早已被汗水泡得发白、起皱,这些都是前线医护人员的工作常态。同为“90后”,这样奋战在阻击疫情一线的身影还有很多很多:
面对刚刚进行完剖宫产的患者,呼吸内科医生徐苛面临被感染的风险,细心地为患者换药、拆线,同时还承担着第二隔离病区报送材料的任务;内科医生谭海,一进病区就是8个小时,无微不至地为患有小儿麻痹症的患者翻身拍背、喂饭,闲时承担起生活区的日常消杀……他们的青春写在摘下口罩的勒痕上,写在被设备勒出瘀青的肩膀上,也写在每一位患者心上。
“抗疫斗争的经历让我们的青春更有意义!”从最初的踉踉跄跄,到后来的步伐稳健,在成长这条路的分岔口,他们不惧未知与艰险,用一股奋不顾身的力量,为青春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