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百花园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那路南的两间小屋


尚 木

20世纪70年代初期,文化大革命的暴风骤雨早已经过去,社会一片安定,四方风气清朗。那个时期,国家重视发展农村有线广播,县里设立广播站,乡镇一级普遍建立了广播放大站(也简称广播站),乡村家家户户大都安装有线广播喇叭。广大农民群众通过收听广播,了解国家大事、时事政策、县情乡情、天气情况和种植、养殖业技术知识等等。

1974年中秋,我接到乡里通知,从商城县丰集乡沙河桥东的丰集中学调入沙河桥西的丰集乡广播站工作。

当时的广播站位于乡政府机关下方的公路南边,单独门户,是两间灰瓦房,方正整洁,小巧敞亮。刚进站时,小单位仅我一人,原有的一位老同志根据组织安排将去新成立的李集乡广播站重操老行。

老话说:“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眼看着站上的广播机器设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一个初来乍到的中学代课教师,那真是这也不知那也不会,什么都不懂,两眼一抹黑儿!于是,我紧紧地逮住机会,几乎整日里都跟随着即将离站的那位老同志周老师,诚恳地向他请教,把他讲的每个工作环节、细节,机器设备的使用维修和每一点操作方法,都一一地当面记到心里,随后再分门别类地记在工作笔记本上。

时令进入深秋的一天,天气有些阴冷,出门已感觉到微微凉意。我从乡供销社门市部买了半瓶白酒,又提前从乡机关食堂打来点饭菜,回到那路南两间小屋的自己工作间(隔壁一间为机房)里温起了一盆炭火,恳切再三地把周老师请过来喝酒。这天,周老师几杯小酒一落肚,就显得特别兴奋,对我事前想好的大大小小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关键的知识点,都讲得明明白白、细致周到。他饮尽手中的那杯小酒,即拿起火盆上的小火钳,一遍遍地夹起正燃着的红艳艳的火炭,又一次次地放下去,进而神情专注地望着我。待把他手中的杯子添上酒,他则似有意识地盯着我工作间房门内侧白纸上的两句诗:柳营春试马,虎帐夜谈兵。他意味深长地对我笑笑,接着道:“这两句诗,是我几天前随意抄下的。它是唐朝李晋王赠予周德威诗里的两句话,说的是汉代名将周亚夫的故事。周亚夫在驻地军营中遍植柳树,展开军训。他练兵有方,军纪严明,在此训练过的兵将武艺高超,战场上所向披靡,为西汉定国安邦立下汗马功劳。后来,在历代的军营中,都能看到这副联语。”

这个秋夜的敬师酒,我得以领会了“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的含意。我暗下决心,刻苦学习实践,力争工作出彩。

于是,我通过几位朋友、同学,千方百计购买了有关无线电、广播扩放机和发电机基础知识等书籍,如饥似渴地进行研读学习。

一次,站里的汽油发电机出了故障,我捣鼓摸索了半天,也没能给处理好。情急之下,我把发电机绑在我的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后架上,一路风尘地骑行到县城,找到县广播站的师傅,等人家午间给电机修好后,我立马返回,大半天里没吃饭没喝水,傍晚赶回乡广播站时,我已累得气喘吁吁,眼冒金星,一身灰土的衣服,几乎汗湿个透。

三九寒天的清晨,天才麻麻亮,我就要起来发电,按时开机转播。

那时的冬日,好像天气格外的冷。清早起床后,先往机房发电,手摸到机器上,每个地方都是冰冰凉,身上冻得直打颤。掂起摇把启动电机时,手指冻得打钩,伸不直了,只好把右手放进自己怀里焐了又焐,然后拿起摇把匀速地转动电机,有时一早上摇动七八次,才能把电机启动开。待发起了电,转身向广播机房走去,远处街坊人家的公鸡已打鸣第二遍了。当把扩音机打开,早间广播的开始曲《东方红》乐曲在静谧的晨空里响起的时候,我倏然感到新的一天就这么诗意般开始了,自己的这份平凡工作竟也是如此富有意义呢!

临近年关的日子,那是最忙碌的时候。农家里过年,有个热闹的广播喇叭,最能添加年节的喜庆气氛。因此,站里每天早上一开门,就有许多农民拿着小广播喇叭过来让检查看看,需要修理的便及时修理。记得我进乡广播站的这年腊月间,大约检修了700余只广播喇叭。

1975年秋里,农村庄稼上了场,村里各项收入已渐有积累。这个季节,我深知最有利于推进农村有线广播建设。为此,一方面,我早做计划早吹风,建议乡领导召开会议宣讲发动,因村制宜安排任务。另一方面,有空就往各村跑,同村组干部联络协商,筹资订购线杆、铁丝等材料。同时,又向县广播站领导和有关方面汇报反映情况,请求协助支持。那时候,人们的工作热情和干事精神都是蓬勃向上的。我跑村上,下农户,返身再往县站忙联络,样样事情干起来,总觉得是轻松顺利的。我从县广播站请来了吴家才、陈家禄、周百度等三位外线工师傅,他们性情憨厚,为人朴实,特别能吃苦耐劳,真心实意地帮助和支持我的工作。凡是抬电线杆、上杆拉线、钉瓷壶、拧螺丝等重活,他们几乎从不让我上手。开展建设的村、组干部,更是热心、主动配合,积极派工派活。每当一天的架线施工、安装喇叭工作做完,太阳落山的傍晚,我就和几位师傅骑上各自的自行车,一齐唱着诸如“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或“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之类的歌儿,一路说说笑笑地返回乡广播站。

有时,那山前的小鸟儿被我们的高亢歌声惊起,一溜烟儿地向着那西空的灿烂晚霞飞翔而去。

温馨的记忆中,我在那路南的两间小屋里度过了一年半的韶华时光。1976年春节刚过,我被组织上调到商城县广播站工作。那是一个阳光明艳的春日,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那留下我青春印迹的两间小屋。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从那路南的两间小屋走来,转眼已是40余载了。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