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凌云
“抗疫期间,信阳高新区城东街道早行动、严部署,实现了辖区无确诊、无疑似、无留观的‘三无’战绩,为群众筑牢了‘安全堤坝’。”昨日,城东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勇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2月14日下着雨,我们的工作人员巡逻时,在一家废旧厂房的门岗室内发现了湖北籍青年小柳,当时他衣着单薄,人蜷缩在那里,也没饭吃。”刘勇回忆道,“了解到他去年在信阳务工,辞职后流浪了好几个月。我们当即联系公安部门对其身份信息进行核查,发现没有问题后,便送衣送物,帮他多方联系酒店,费用由街道承担。”
“根据小柳本人意愿,后来我们在辖区为小柳找到一份工作。”刘勇拿着小柳寄来的感谢信说。
疫情防控期间,辖区一宾馆滞留了从泰国旅游返程的一对湖北籍母女。1月27日,母亲李某突然发热,知情后,刘勇立即送其到医院诊治,排除新冠肺炎后又为其协调住处,直到二人度过隔离期离开。“辖区没有专门应急处理部门和医疗资源,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守护群众的同时,从人文上给这些特殊群体以关怀。”刘勇说。
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大局为重、从无拖延。地处外来务工人员较为集中的工业园区,早在1月22日,刘勇便主持召开街道疫情防控会议,展开了第一轮排查工作,形成了从科级干部到村民组长的五级包保责任制。
为全力织密防控体系,刘勇根据拆迁安置小区、商业小区、临时安置小区、自然村落等四类特点,部署以组为单位,分类排查、因地制宜,节前就完成了首轮对5个社区83个村民组16386人的排查任务,至今已对4类重点人群进行了3轮地毯式排查,76名湖北、武汉返乡人员全部纳入实时管理。
“我们舆论引导做得也早。节前我们就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结合大喇叭、流动宣传车、宣传横幅等多种形式,全方位营造了防控氛围。为让群众警醒,早在1月23日街道就加急印发5000份《致居民一封信》,还将宁波案例、杭州案例等印发后宣传进社区、进商户、进企业,形成了纵横到底的立体式大宣传格局。”刘勇补充道。大宣传出真效,辖区干群积极响应,协助街道联系到巴拿马孔子学院、骏畅智能科技、高新区企业发展商会等爱心团体,获捐了口罩、消毒液、酒精等防护物资,缓解了早期物资紧缺局面。
记者昨日看到,该街道已对辖区内小微企业复产批复实行一站式服务,确保了为重点项目提供原料和服务的企业及时复工复产。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