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人力、原料成本上涨压力大等难题。我市支持工业企业共渡难关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
从2月14日,市政府出台共渡难关的“政策16条”;到2月19日,发布支持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20条”,再到近期各行业部门发布的细化措施,如金融助力“20条”、快递物流指导意见……一系列“硬核”举措,围绕扩大财政和金融扶持、降低税费负担、支持稳岗就业、深化服务保障等方面,精准开展帮扶。
支持不止于此。我市各县区各部门主动靠前服务,主动为企业提供支持帮助和服务保障、减轻负担,积极化危为机,让企业吃下“定心丸”,增添发展动能。
“永豪轩家具退税已到账”“卢氏茶叶退税已到账”“权盛实业退税已到账”……近日,信阳市商务中心区税务局税企联络微信群里收到这样的一连串的信息。
“最近,复工复产企业逐渐增多,涉税业务办理量也随之增多。”该局办税服务厅负责人章一民说,通过提前预约、错峰办理,为复工复产企业开辟绿色通道,急事急办、特事特办。
这个春天,作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新县,疫情让旅游相关产业遭受重创。共渡难关,新县设立5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用于稳定全县文化旅游市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住宿、旅行社、景区等旅游企业可申请办理延期缴纳税款,为文旅企业提供“暖心服务”。
生产在恢复,信心在增长。位于浉河区的河南同源制药有限公司,疫情暴发前,产品供不应求;疫情发生后,产能受限制。“国家和地方都给予了企业很大支持,产量正逐步恢复。我们相信疫情终究会过去,企业发展又会迎来一个春天。”该公司董事长齐星充满希望地说。
联动发力 按下复工“快捷键”
农事不误时,务工不耽误。
北国江南,春意盎然。3月4日,在平桥区兰店街道兰桥村大齐庄组,农户齐志勇通过植保机完成了70亩小麦的喷药施肥,开启了疫情下的春耕“新模式”。
“正是疫情关键时期,智能化喷药避免了农户陆续零零散散人工喷洒药液,减少人员流动,让群众不误农时、安心生产。”齐志勇说。
信阳是农业大市,也是劳务大市。今年全市返乡农民工99.4万人(含固始),春节过后,正是他们集中返岗复工的日子。
2月14日一大早,家住新县泗店乡分水岭村佘冲居民组的张国梁起了个大早,心急如焚的他,今天终于可以坐上县里开通的首趟“外出就业直通车”前往信阳高铁东站,再转乘高铁前往广州市花都区的工厂上班了。
自新县开通首趟“外出就业直通车”以来,我市各地发挥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机制,先后开通县区直达信阳高铁站、火车站专线客车;通过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用人企业沟通联系,“点对点”集中出行,统一安排、从源头把关,帮助务工人员安全有序返岗。
返岗复工,不仅包大巴、包专列,还能包飞机。3月7日,我市1255名劳务人员乘坐由信阳火车站发出的首趟专列返岗复工。3月8日,我市148名务工人员乘坐首班劳务输出包机,从明港机场出发,前往浙江返岗就业。
连日来,信阳与浙江多地联手建立“健康码”互认机制,积极与铁路和民航部门协调沟通,加速务工人员外出流动。截至3月11日,全市累计发送“直通车”4057台次,其中“点对点”累计发往省内外72个城市1236台次;全市已返岗就业87.01万人,其中省外67.18万人。
劳务输出有保障,创业就业有渠道。淮滨县洪香铺村的祝孟辉在外创业多年,因疫情阻挡了返岗的脚步。通过“能人入村绿色通道”,在村干部的动员下,他准备把每月30万元的订单放到村内,再免费投放500亩高产莲子种苗,在家乡做深加工。
依托“互联网+”,市人社部门组织开展线上“春风行动”活动,通过“信阳就业招聘网”“信阳就业招聘网微信公众号”“豫南人才网”等网站招纳引才,开展网上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吸引老乡就近创业就业。目前,6347家用工企业已在线登记发布,累计提供岗位需求信息34.5万人,达成就业意向25724人。
东风花柳逐时新。2020年的春风中,信阳政策服务齐发力,正加足马力抓生产,用信心拥抱春天,用劳动迎接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