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 天 通讯员 雷环宇
2020年的春节,注定不平凡,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一切。我市毗邻湖北,疫情防控压力很大。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考验与挑战,我市有50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基层医护人员,放弃了和家人的春节团聚,无惧病毒感染的危险,冲锋在疫情防控的前线,以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为人民生命安全保驾护航,用实际行动体现了一线战士的责任和担当。
为尽心尽力做好一线疫情防控专家人才的服务保障工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动作为,履职尽责,迅速开展各项服务工作,为一线专家解除后顾之忧。迅速出台《关于及时做好激励专家人才在疫情防控一线担当作为有关工作的通知》,及时开展职称评聘工作,落实关心关爱疫情防控人员的具体措施。按时足额落实一线专家人才的临时性工作补助、误餐补助。对于防控一线人员的工伤认定,建立快速通道、随报随办;开展疫情防控一线专业技术人员表彰奖励工作,对全市第一批、第二批在隔离病区完成任务并作出突出贡献的252名专业技术人员给予记功和嘉奖表彰,并颁发奖金;对市直卫生部门第一批在一线隔离病区完成任务并做出突出贡献的27名已取得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核准备案。
柔肩担重任,“疫”线勇作为
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平桥妇幼保健院护士陈玉晖告诉记者,大年初一晚上,她正和家人团聚时,突然接到通知,要求初二回医院,全员上班。
陈玉晖匆忙跑回卧室收拾行李,准备连夜坐车回到医院。
临别时,爸爸眼中虽然溢满泪水,但是言语非常坚定:“丫头,一定要保重好自己,爸爸妈妈等你平安归来!”
2月12日,正在医院工作的她,看到了工作群中发的“市第五人民医院需要支援”的紧急通知,她毅然决然地在请战书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立即踏上战疫一线的征程。
到了市五院,这个90后小姑娘经过短时间专业技术培训后,直接奋战一线。陈玉晖每天都会和医生不停地穿梭在病房里,一个一个病房地了解病人的情况,给病人做相应的治疗。厚重并且不透气的防护服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迈出的每一步都非常费力。每次工作完她都是汗流浃背,因为带去的衣服有限,有时洗完衣服第二天来不及晾干,她就穿着还有些潮湿的衣服上班,一穿就是一整天。
“有一次,我到病房帮患者拔针,这边患者说几声谢谢,那边病人道几声你们辛苦啦,听着心里真的很暖、很暖。”陈玉晖说,“病区的患者能够理解我们医护人员的不容易,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一直奋战到所有病人康复出院。”
陈玉晖所在的病区是亚危重病区,患者比较多。她和战友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病毒,陪同患者一起战胜病魔。
“看着患者的病情一天一天好转,我们特别高兴!”陈玉晖说。
岗位书大爱,平凡显真情
市第二中医院内科副主任廖忠丽扛责在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一名医护人员的奉献精神和本色。发热门诊的工作量非常大,长时间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帽子、面屏闷得人透不过气。一轮值班下来,卸下防护口罩后脸上是深深的印痕,脱下防护服浑身上下已经湿透。由于医院防护物资短缺,为了节省防护服,上班时间无法上厕所,她一口水都不敢喝,嘴唇都干得起了皮。
一天,廖忠丽在发热门诊值班时,遇到一位20来岁的小姑娘来看病。小姑娘是外地人,在市区一商场上班,发热了7天一直不敢就医,因为封路设卡回不了家,自己一个人住在出租屋里,又冷又饿又难受,来就诊时崩溃地哭了。廖忠丽接诊后了解了小姑娘的病情,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亲切地安抚、开导她,给她做心理疏导。她的软声细语和温柔体贴温暖了小姑娘的心。经过检查排除新冠肺炎后,小姑娘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回家吃药后,第二天烧就退了,打电话向她千恩万谢。
由于抗疫需要,医院成立新冠肺炎防控专家小组,廖忠丽作为科室骨干,被抽到防控小组。她的手机一天24小时开机,随叫随到。她一边参加发热门诊值班,一边积极参与院内其它防控工作及发热病人、新冠疑似病人的会诊工作。这样超负荷的工作,对心脏不好的廖忠丽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当别人问她:“你不累吗?这病传染性那么大,你不怕被传染吗?”她说“我也知道自己身体不太好,也存在被感染的风险,但是我明白,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必须时刻冲锋在前、不怕牺牲。”为了疫情防控工作,她已经将个人的生死和安危置之度外,这就是最大的担当和作为一位平凡的医务工作者最大的情怀。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在信阳大地骤然打响以来,全市专业技术人员冲锋在前,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要求,自上而下、由城及村,在河南之南构筑起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誓言不获全胜决不下战场。他们是最可爱的“逆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