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光山新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特殊战“疫”


□本报记者 王 博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鼠年的年味不一般。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光山县传来佳话——

祖孙三代同战壕

72岁的老党员陈克坤,曾经是光山县马畈镇太平村的一名村医,1973年退伍返乡,在当地悬壶济世数十年,2003年在抗击非典中受到上级表彰。

太平村共有2839人,经排查,村里有120名外出人员返乡,其中武汉返乡人员100名。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峻形势,已经赋闲在家的陈克坤主动请缨,带领着既是村干部又是村医的儿子陈家良,以及毕业于河南医学院的孙子陈鑫,自2019年除夕开始,一直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每天早上7点,陈克坤祖孙三代就准时来到村口劝返点。

夫妻并肩不同框

梅永胜和屈丹是分守两地并肩战斗的夫妻。作为光山县十里镇食品药品监管所所长的梅永胜,从春节假期至今已经在疫情防控的工作岗位上连续奋战了20多天。辖区内13个村街、1个农贸市场、76家食品经营单位、15家餐饮服务单位、2所医院、12个村卫生室、2家仓储企业、1家食用油生产车间就是梅永胜和两位同志的主要阵地。他的妻子屈丹是寨河镇卫生院的检验师,两人相距10公里,妻子在寨河镇街上卡口值班,对来往人员逐个进行体温检测、询问并登记信息,同样是20多天严守在抗疫一线,夫妻俩只能用手机报平安。

前方后方父子兵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光山县的李绪军、李传健就是这样一对“父子兵”。李传健是该县白雀园镇政府的一名普通公务员,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每天不仅要整理全镇34个村(街)村干部反馈的外出返乡人员日报表,将村里反馈的信息及时录入并汇总上报,还要督促村干部从严从细去排查。儿子在前方的行为也感动了在后方的父亲李绪军,李绪军不仅主动捐款1万元用于购买疫情防控物品,还号召白雀园镇的其他人士积极担负社会责任。在两天时间内,全镇就筹集疫情防控阻击战善款12万余元。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