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光山新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疫情防控不松 春耕生产不误

光山县早着手稳预期保增长


全县已购回贮备水稻种子45万公斤,19家企业、民生项目正常运营,为城区居民配送蔬菜上百吨

本报讯(记者 王 博 郭 靖 高晶晶)2月20日7时30分,光山县按照疫情期间防控工作要求,首班外出直通车正式发车;2月19日上午,该县在官渡河区域施工现场召开“拥河发展”重点民生项目复工复产办公会;2月17日,天隆集团各类蔬菜配送到康桥丽景小区……

春日胜黄金,农时不等人。尽管今年春天遇上了新冠肺炎疫情,但连日来,光山县积极组织工农业生产,投入抗疫情、抓春耕、促生产工作中,确保群众健康、农产品供应和群众生产生活,实现稳生产保增收。

该县现有小麦面积24万亩,油菜40万亩,蔬菜在田面积10万亩。今年计划水稻种植面积80万亩,春耕备播需求杂交稻种子约58万公斤,化肥约3.5万吨。由于备耕着手早,目前全县农资供应总体能够满足生产需求,已购回贮备水稻种子50万公斤,复合肥、尿素等1.8万吨,杀虫、除草、杀菌等农药110吨。一旦疫情稳控,物流畅通,所需农资就能及时到达农户手中。

“山地油菜看婺源、平野油茶看光山”。2月18日,在该县仙居乡万亩油菜基地,村民趁雨雪过后,戴着口罩正在田间忙着开沟排水,追施蕾苔肥。该乡党委书记王璠说,去年央视报道仙居油菜赏花节,让仙居国家农业公园名声远扬,让仙居人民群众生产热情更加高涨。

同样的热情在光山胜似春意。“为抢抓农时,尽快复工,我们一边抓紧跟农业主管部门做好复工复产申请工作,一边严格抓好各项消毒防控等措施,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放心就业,实现村民增收、企业增效!”罗陈乡青龙河农机合作社负责人刘正礼戴着口罩说:“基地繁育的小龙虾种苗数量多,长势好,预计亩产不低于300斤,可为全县养殖小龙虾农户提供15000亩的种苗。”

光山县是劳务输出大县,转移就业一直是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全国各地纷纷推迟企业开工时间,这对单一靠外出打工赚钱养家的贫困户和已脱贫户可能造成一定的冲击。为了准确掌握本次疫情给贫困户和涉农企业带来的困难和问题,光山县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按照“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实施“多彩田园”产业扶贫示范工程,对从事“多彩田园”产业的贫困户进行奖补;设立临时救助专项基金,对因病、因灾导致返贫的贫困户进行临时救助;在未脱贫人口多、帮扶力量弱的村增派人员,增加帮扶力量,确保剩余贫困群众今年和全国人民一道迈进小康。

为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运行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光山县明确了复工复产标准和要求,目前,该县已有19家企业、民生项目正常运营,还有10余家企业积极准备复工复产。同时,该县政企联手,将滞销产品信息发布到省市农产品销售平台,借助全国网上农展馆、全省益农信息平台面向全国发布。目前,企业已为城区居民配送蔬菜上百吨,仅2月18日一天,益农农产品供销群配送大米3440斤、蔬菜6520斤、鸡蛋8330斤、面粉21袋、食用油920斤。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