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科教新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市科协

开展疫情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本报讯(包 榕)为做好疫情防控社会心理服务工作,日前,市科协向全市心理学科社团组织发起倡议,鼓励全市学术类、科技类社团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发挥自身职能和专业优势,向公众提供战“疫”心理支持、心理危机干预和情绪疏导等公益服务。

疫情发生以来,市科协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下发的《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的通知》要求,及时发布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意见,为各学科社团科学、规范、有序加强心理干预和疏导提供有力指导。市心理卫生协会积极响应号召,主动履行社会责任,通过向会员招募志愿者的方式,从100余名报名者中选出65名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志愿者,于1月30日开通了“6552120”心理疏导咨询公益热线,并向社会公布了志愿者手机号,为市民提供24小时待机的防疫心理干预服务。根据疫情防控工作的推进情况,先后为市教体局、平桥区委录制了100分钟的防疫心理疏导讲座和危机干预访谈节目,在市教育电视台和平桥区电视台播放,积极预防、减缓和尽量控制疫情的社会心理影响。

疫情面前,人人有责。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市心理研究所、市心理学会组织理事会成员、智库专家、志愿者积极响应,迅速组建专家咨询团队,于1月27日通过网络媒体、报纸等平台,向社会发布公告,免费提供公众心理咨询服务。邀请河南省心理学会秘书长、河南大学心理学博士生导师李勇鑫,成立应对疫情心理援助志愿者团队,通过网络、电话热线普及科学防护知识,加强对健康理念和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帮助人民群众提高文明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纾解焦虑情绪,消除恐慌心理。据统计,自1月27日以来,我市4家市级心理学科社团和民办非企业组织共向普通民众、一线工作者、医院隔离人员、居家隔离人员及其家属提供免费防疫心理干预咨询服务1000余次。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