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唐 车)日前,记者从我市农业部门了解到,今年我市小麦种植面积520余万亩。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春节后我市各县区都实行了严格的管控措施,春季田间管理无法正常进行。同时,由于目前实行的交通管制,农户无法外出采购农资,导致我市农资供应渠道不畅,农资门店全部被关停,农资供应和需求间存在相互脱节。针对这些问题,我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充分发挥指导和引导作用,以疫情防控为重点,统筹抓好春耕播种、农资配送、农业指导等春耕备耕工作,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
加强春季小麦田间管理。目前恰逢小麦追肥和化学除草的关键时期,推迟春季田间管理,会对小麦产量造成一定影响。当前小麦田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追肥和病虫防治,我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抓住雨雪后的有利时机,组织农业专业技术人员通过电视、电话、微信、广播以及短信等方式,积极指导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加强田间管理,促进麦苗转化升级。通过视频及现场直播等方式积极指导农户开展小麦田间管理工作。抓好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等重大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和统防统治工作,确保将病虫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目前,全市累计开展中耕28.2万亩,追肥39.3万次,化除152.4万亩。
加强蔬菜生产和保供。针对各县区蔬菜生产不均衡问题,我市相关部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安排专人每周负责调度全市蔬菜上市品种、采收面积、上市量、市场需求量等情况。加强产区和销区间调运,确保在我市范围内蔬菜供应总体平衡。利用天气回暖的有利时机,指导蔬菜种植大户分散田间管理,根据作物生长情况适时追肥灌溉,充分满足生产生长所需,以增加产量。对于进入采收期的蔬菜,组织人员及时完成采收,防止错过适采期给农户带来损失。引导蔬菜生产大户根据时节扩大蔬菜种植面积,确保满足居民生活需求。
加强农资供应监测和调剂。为加强农资供应情况监测,我市每周通过市农业农村信息网和益农社发布供需信息,加强供应充足和供应不足县区间对接,做好缺口调剂,畅通流通渠道,确保农资供应充足。
加强春季农资市场监管。我市围绕重点农资,如种子、种苗、农药、兽药、化肥等,适时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紧盯城乡接合部、省市县交界地区、农资经营集散地、种植养殖生产基地等重点区域,强化监督、抽查。积极开展农业综合执法工作,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
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市春耕生产需要肥料29.55万吨,目前已储备21.45万吨;需要种子15780吨,目前已储备12960吨;需要农药1148吨,目前已储备870吨;需要农膜2590吨,目前已储备247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