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黎昌政 梁建强 廖 君
“阿姨,我来帮你剪吧!”护士丁晗找来剪刀,用酒精擦了擦,咔嚓嚓,咔嚓嚓……为16床病人甘阿姨剪起了头发。
这是2月12日武汉市第四医院重症隔离病房里发生的一幕。丁晗身穿隔离服,戴着口罩、护目镜,“笨手笨脚”地剪了起来。
这是她第一次给别人剪头发,丁晗觉得剪得不好,甘阿姨却竖起大拇指:“不错不错,麻烦了,实在不好意思!”丁晗边修剪头发边说:“这是我该做的,不要客气。”
丁晗是河南省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一名护士,来自河南大学淮河医院。1月26日晚,她随医疗队赶到武汉,经过简单培训,27日下午奔赴武汉市第四医院。
甘阿姨入院10多天了,是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经过治疗,这几天病情明显好转,可CT显示肺部病灶吸收不好。她非常焦虑,情绪不稳定,也睡不好觉。
细心的丁晗发现了甘阿姨的情绪波动。“患者不仅需要药物治疗,更需要精神减压。”她主动加了甘阿姨的微信。
平时,只要有空,无论是否上班,丁晗都会通过微信与甘阿姨聊天,安慰她。
“放轻松点,多休息、多吃饭,肺部吸收有个过程,不要太着急了!”
“无聊时看看手机,少看让人不安的视频,转移注意力。”
“玩玩小游戏,转移注意力!”
入院后,甘阿姨一直没洗头,12日早晨,精神不错的她主动提出想洗洗头。丁晗很高兴,小心翼翼打来开水,让她洗头。洗完头,阿姨发现,“不知不觉,头发这么长了,能不能剪个头?”
丁晗痛快地答应了。她说:“病人自己做不了,迫不得已,才很为难地开这个口。头发长了洗一洗、修剪下,心情好点,也有利于康复。”
护士们的工作强度很大,虽然四小时一换班,但上班前一两个小时就要控制饮食饮水,开始做准备。交接班、消毒清洁、穿脱隔离服,戴口罩、护目镜,一个班下来也要七八个小时。
“穿上全套防护装备就像待在闷罐子里,胸闷气短,走路都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心跳,一会儿就汗湿了。”丁晗说。
给病人打针时,护目镜里有哈气,视野不清楚。戴上双层手套,更只能靠触感凭经验,争取“一针见血,一次成功”。
首批支援湖北的河南医疗队,由河南省5家三甲医院的137名队员组成。重症隔离室干的是苦活累活,河南医疗队不仅选派精干的医生,还特意选派了31名男护士。丁晗等姐妹们和这些男护士一共93人,为医疗队管理的两个病区做护理服务。截至目前,两个病区共收治患者113人,其中治愈出院28人、病情减轻转入“方舱医院”3人。
(据新华社武汉2月15日电)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