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百花园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元宵夜的明灯


郭长青

庚子鼠年的元宵节注定不同寻常,从春节到元宵节, 新冠肺炎疫情依然在继续,禁令仍未解除。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往年元宵节热闹的场景在今年成为萦绕在人们心头的乡愁。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人们庆祝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天上月圆,人间万家团圆故又称为“团圆节”。吃元宵、观花灯、猜灯谜、敲锣打鼓、龙腾狮舞……“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元宵节成为极具诗意的节日之一。

老家豫南光山,地处大别山北麓,淮河上游,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既有豫风楚韵又有其独特的风俗。元宵节对于光山人是一个非常隆重的传统节日,也叫“过十五”,身处异地他乡的光山人即使过年回不了家元宵节一定赶回,所以,当地有“十五大于年”的说法。

光山人过元宵节除了亲人团聚吃团圆饭之外,夜晚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灯火通明,更重要的是 “送灯”。所谓“送灯”,是光山人在元宵节祭祖的一种方式, 即在这天晚上由一家之主带领全家男女老少在逝去的亲人坟前点上一盏灯。从黄昏开始直到深夜,光山大地,浩浩荡荡的送灯队伍,灯火星罗棋布,灯光与此起彼伏绚丽多彩的烟花交相辉映,炮声绵延,盛况空前。

送灯活动由来已久,相传明朝皇帝朱元璋的母亲讨饭来到光山,死在一个叫“天赐城”的地方,被当地百姓掩埋,朱元璋当皇帝后寻母至此,不能辨认哪个是母亲的坟头伤心悲痛。那天正是元宵节,当地家家户户高挂灯笼庆祝节日,朱元璋便想起也为母亲点一盏灯,因不知是哪个坟头便将所有坟头都点上灯,举行祭拜活动,然后当地百姓纷纷效仿。“送灯”从那时起一直流传至今。

“送灯”习俗几百年来从未间断,光山人通过“送灯”这种活动,缅怀先贤传承孝道。然而,疫情袭来,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生命重于泰山,防控就是责任。为了保障广大光山父老乡亲的健康安全,光山县委、县政府决定取消今年的元宵节祭祀送灯等群众性聚集活动。

“放弃今年的相聚,是为了年年有更美好的团聚。”

试想,从这个春节到元宵节,多少抗疫工作者放弃了和亲人欢乐团圆的幸福时刻,奋战在一线。他们义无反顾,逆行而上,抗击肆虐的疫情。他们像一盏盏明灯照亮黑暗,从死神手中拉回宝贵的生命。他们凯旋之日,就是万家团圆之时,就是真正的“团圆节”。

今年的元宵之夜,我仰望苍穹,遥望已逝亲人们长眠的方向,在心中燃起一盏盏明灯,愿天堂如星空般宁静,逝者的灵魂能安息,愿“祖德永扶家宅盛,宗功常佑子孙贤”。愿我爱的人、爱我的人幸福安康!愿天佑中华!愿国泰民安!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