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韩 浩 通讯员 杨德政
“老婆,我必须回村里了。”1月25日大年初一,在妻子的注视下,告别不满一岁的孩子,淮滨县委宣传部驻淮滨县固城乡詹营村的扶贫第一书记洪贺离开了家。
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淮滨县像洪贺这样舍小家顾大家的党员干部有很多。该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扎实开展“支部在前线、党员冲在前、决胜阻击战”专项行动,让党旗在防控疫情第一线高高飘扬。
“咱们社区,每个路口都要设立卡点,全体党员干部都要加入社区巡逻队……”1月31日,在滨湖街道前楼社区“两委”召开的第七次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上,该社区党总支书记刘淮正在进一步安排辖区内的防控工作。
面对疫情,淮滨县将党支部建在网格上,做到了一个党支部就是一个坚强堡垒。
在城区,该县建立健全“党组织负责、网格支部包干、党员中心户划片、党员联户”的工作机制,按照居住就近原则,落实网格化管理,网格内党员组成党小组,党小组组长带领小组内党员干部具体负责网格内疫情排查管控工作。
在乡村,由村责任组长、驻村第一书记、村支部书记组成疫情防控“铁三角”,在卡点、网格上成立战时党支部,由“铁三角”成员、村民小组长担任党小组组长,将村内无职党员和公益岗位人员按照就近原则划分到各小组中,负责本小组内疫情排查管控工作。
目前,全县已设立网格卡点623个,成立战时党支部313个,形成了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工作格局。
该县要求全体参与疫情防控的党员干部,统一佩戴党徽和共产党员先锋红袖章,亮明身份,冲在前,打头阵。按照“三包一”工作机制,对全县排查出的4553名湖北返乡人员,逐个包保到位,严盯死守,严防流动;在全县623个卡口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队387个,昼夜值守,严密筛查,不漏一车一人。各疫情防控成员单位党员干部视疫情如命令,视防控如战场,用坚强党性筑起抗击疫情铜墙铁壁。
为确保辖区群众居家隔离管得住、稳得住、留得住,淮滨县扎实开展了“四送”活动。
送监管服务上门。该县为重点人员提供“三包两测两消毒”服务,即“一名乡镇(街道)工作人员、村(社区)工作人员、组(网格员)三人分包,对其一天两次测量体温、居住地一天两次消毒消杀”,寓监管于服务之中。
送娱乐服务上门。县电视台及时开辟两个频道,一个频道24小时专题播放疫情防控知识和实时动态;另一个频道24小时不间断播放优质电影、电视剧。针对管控期内,有网费、有线电视费到期的,协调相关部门实行先使用、后续费的措施,确保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送岗位服务上门。该县发挥主导产业企业多、用工需求量大的优势,化危为机,整合县产业集聚区企业用工需求,制作电子版招工简章,以“工岗快递”的形式,广泛开展招工宣传。同时,出台招工优惠政策,凡是填报电子报名卡的群众,上班工资以报名之日算起,激发了广大返乡群众在本地务工的热情。目前,全县已收到务工电子报名表2216份,为疫情解除后企业复工打下基础。
送生活服务上门。该县为每户群众发放便民代购服务卡,并开通代购服务热线,逐户登记备案,专车统筹购买,登门配送到户。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