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浩
“我们捐赠的10万个口罩凌晨到信阳了!”2月1日,信高北京校友会会长丁兵迫不及待地向记者分享这一好消息。
昨天他还心急如焚,市中心医院医生赵晓丽给其发来微信:“现在急需N95口罩,病人还在增加,我们快‘断粮’了。”
丁兵坦言,想到医护人员快“断粮”,就揪心。信阳医疗物资告急,这批口罩可谓是雪中送炭。
在丁兵的朋友圈里,“加油信阳!信高学子在行动!”的倡议书,被他多日转发。
“疫情来势汹汹,作为河南南大门的信阳,医用防疫物资告急、民用防疫物资不足,正在紧急呼吁社会广泛关注、积极捐款。信阳的医生和护士,用身体组成了防御病毒的第一道防线。信高人,我们在信阳长大,信阳这座小城,见证了我们的青春岁月。现在家乡有难,信高校友会号召大家,为家乡抗击疫情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倡议书文字不长,却引起了诸多在京工作的信高校友注意。很快,校友会募集到了第一批资金30万余元。
“信阳离武汉比较近,务工回来的人也比较多,我们一直在关注家乡的疫情,听说很多医院防疫物资告急,大家都很着急。”丁兵说。
“因为我们不清楚国外的防疫物资是否符合标准,在和市委、市政府联系对接的过程中,我们确实感觉到了家乡的新变化。”丁兵说,“市委、市政府办事效率很高,我们可以直接对接到捐赠单位的具体负责人,极大地提高了捐赠效率。”
“感谢你、开福、闫总等众多校友为家乡抗击疫情的贡献。”一位校友捐赠后,在丁兵的微信留言。
随即,他发了一条朋友圈:“每次发起校友活动,总有人问我,你瞎忙活啥?我现在可以告诉他,在这些过程中,我收获了太多的感动,受到了心灵的洗礼和教育,热泪盈眶!”
“下一步我们一定要把校友会注册备案办理下来,校友会收到的捐款,虽然我们每一笔都会记录清楚用途并公示,但是仍然缺少信服力,想为家乡多做贡献,却力不从心。”丁兵说,“也希望政府能搭建更多的平台,把校友会纳入行政管理,通过对公转账,这样我们的管理也更加规范。”
“信阳很多医院防疫物资实在是太紧缺了,我们还联系有10万个N95口罩,国外的同学正在跟进,今天就会有消息,接下来我们还会努力去寻找各种防疫物资购买渠道。”丁兵说,“希望更多人能积极行动起来,各尽所能,支援、配合家乡抗击疫情!”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