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罗山:消费扶贫为群众送上“大礼包”


□本报记者 马依钒

县委县政府当“红娘”,一头连着优质绿色农产品,一头系着群众的春节餐桌,1月18日,罗山县脱贫攻坚成果展暨农副产品展销会和就业扶贫招聘会在世序广场举办,这场精心组织的消费扶贫为群众送上新年“大礼包”。

“上星期,河南广播电视大学一次性采购40万元稻虾米。”春节临近,罗山县农产品订单不断,当天的活动刚一开始,罗山县委副书记张长斌乐呵呵地介绍,消费扶贫巧助力,罗山优质产品走出信阳,走向河南。

展会上,联湖村的伍其安和他自酿的纯高粱大曲酒引起了围观。从清朝传下来的酿酒工艺,已有上百年历史,“年前忙得脚不沾地,每天能卖5万元左右,比外出打工强。”伍其安寥寥几句,不经意间尽显脱贫成果:“现在村通路、水到家、电入户、通信网络全覆盖,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除了酒香,还有米香。“虾稻香米包装成品基本售空,春节后才能正常接单。”因“林稻静”品牌的虾稻香米畅销,罗山县林道静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勇只得狠心拒绝找上门来的订单。

与罗山县脱贫攻坚同频共振,2019年,陈勇的合作社迎来大丰收。建成3000余亩稻虾共作示范基地,成为省科技示范基地,年收入900余万元,先后带动97户贫困户增收,吸纳当地群众60余人就业。“林稻静”稻虾香米通过了绿色认证,荣获全国稻鱼综合种养优质鱼米评比金奖和优质鱼米评介绿色生态奖两项“国字号”荣誉。

近年来,罗山县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贫困人口为主攻对象、以脱贫奔小康为首要任务、以推进扶贫攻坚行动计划为重点,在2077平方公里的罗山大地上吹响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嘹亮号角。

在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罗山县培育特色产业,花生、稻渔、茶叶等特色产业初具规模。2019年,全省稻渔综合种养暨“四优四化”优质水产品专项产业扶贫现场会、全省“三坡”花生高效种植模式现场观摩及产业发展研讨会均在罗山县召开;加强贫困群众技能培训,职教助力脱贫攻坚模式产生广泛影响;重视民生保障,轻度慢性病门诊救助、异地扶贫搬迁模式得到推广与交流。

2019年5月6日,罗山顺利摘掉省级贫困县帽子,97个贫困村全部达到“1+7+2”标准,贫困人口由原来的20992户、71918人下降至1347户、3106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48%,实现了高质量脱贫摘帽。

村美了,民富了,全县上下凝聚高质量发展的精气神。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罗山县瞄准消费扶贫,持续探索,务实拼搏。依托茶叶、花生、稻虾米、林果、油茶、弱筋小麦、萝卜等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罗山县着力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推进公共区域品牌建设,确立了罗山优质农副产品消费目录。2019年,罗山县成功举办了“年货节”“桃花节”“萝卜节”,其中,借助“萝卜节”,李湾萝卜销量达20万斤。一系列消费扶贫活动极大地推动了农产品的销售。

活动当天,95家本土企业将农产品展销区内130个展位占得满满当当,全天农副产品累计销售额近50余万元;56家招聘企业提供了近千个就业岗位,不少群众初步达成就业意向,家门口就业将成现实;3家医疗单位组织20多名医疗专家,为群众义诊。当天的活动,在集中展示罗山县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也为乡村丰富的农副产品提供一个供销平台,为贫困劳动力就业与企业用工提供一个面对面直接洽谈的渠道,为群众送去实实在在的春节福利。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