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流淌在血脉中的初心使命


(上接第一版)有时候还外加两根油条。黄久生知道,那点柴火在那个年代根本不值那么多钱,人家是同情他、帮助他。

就是这不言不语中传递的怜悯之情,默默无声中给予的滴水之恩,让黄久生从小就深深地感受到来自乡亲们的温暖和深情,一点一滴都在他幼年的心里播下了善良和感恩的种子。每个帮助过他的人,他都暗暗记着,总是想方设法报答。

一次,黄久生看到经常给自己送南瓜的李德珍奶奶,颠着小脚到村头担水非常吃力,他就趁夜晚给她家挑水。那时候黄久生还不到12岁,力气小,每次都担不了太多水,来回要跑十几趟才能灌满水缸。在他第二次给李奶奶家担水时,因为快没力气了,水桶一下子磕到缸沿上,李奶奶跑出来一看是黄久生,一把把他抱在怀里说:“柱子(乳名)呀,以后再不能给我挑水了,把背压驼了,就说不上媳妇了。”

有一次,老师让同学们以《我的理想》为题目,写一篇作文,同学们的理想都很远大,有的想当科学家,有的想当飞行员,还有的想当官员。而黄久生的理想则是当一名大货车司机,多拉货、多赚钱,回报那些给他衣穿、给他饭吃的父老乡亲。这篇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看哭了老师,得了全班最高分。

这种报恩的思想和意识,随着被乡亲们帮助的越多而愈发浓烈,以至于成为黄久生人生奋斗的目标。

有目标就有前进的方向。17岁那年,黄久生背着铺盖卷走出大山北上郑州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

有目标就有前进的动力。对刚刚出来打工的黄久生,无论干什么都竭尽全力。在工地上用手推车运土,当时体重不到100斤的黄久生,一到下坡时,瘦小的身子骨轻飘飘地被撅起来,悬在半空中。后来,好心的工友怕他“出事”,只让他负责上土。他想咱推车不行,上土一定得比别人上得快。别人上一车,他就拼尽全力上一车半。即便是搬砖,他也要把砖搬到师傅最顺手的地方。由此,他是工地上最受欢迎的搬砖小工。

虽然在郑州打工,但黄久生的内心时刻激荡着报恩的情怀。前两年挣得少,春节时别的工友都回去和家人团聚了,他感到没脸回去,听着万家团圆的鞭炮声,他独自一人在空旷的工地上暗自垂泪。直到第三年春节前,他把自己平时省吃俭用积攒的3000元钱,拿出2000多元给乡亲们买了衣服、鞋子和水果,拉了整整一车,全都送给了本村的孤寡老人和需要帮助的人。看着拿到礼物笑得合不拢嘴的乡亲们,黄久生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

从那以后,逢年过节,黄久生都要回到晏岗村看望乡亲街邻。

以感恩乡亲为目标,黄久生苦干、实干加巧干,很快从小工变成了大工,从徒弟转身为师傅。然而他并不满足,他买来许多建筑方面的书籍,一有时间就认真研读。凭着坚韧的毅力和刻苦的钻研,他系统地学习了建筑专业的全部函授课程,取得了大专文凭。

依靠精湛的技能和过硬的专业知识,仅仅几年时间,黄久生便从组长、班长、队长,最后担任了中建七局一公司项目部经理。

1996年是黄久生给村里人办年货的第11个年头。这年春节,当黄久生回到家乡时,双柳树镇领导带他去看望其他村的一些孤寡老人、五保户、特困户。寒冬季节,有的老人身上没有棉衣;眼看过年了,有的家庭没有买肉的钱。看到这些,他流下了眼泪。这一年,他为全镇680户(两年后增加到700多户)孤寡老人买了肉、米和棉衣,并成为此后他每年的惯例。从开始的每次2000元、2万元到后来每次8万元、20多万元,黄久生这一做就是34年。

除了春节外,每年重阳节前后,黄久生再忙也要抽时间回来看望老人们,带领老人们到信阳市内、郑州旅游、购物。为了更好地赡养老人,2008年黄久生出资200多万元建起了敬老院,除国家给的补贴外,全镇700多位孤寡老人的养老送终他全包了。

在黄久生的努力下,双柳树镇的孤寡老人们吃穿不愁了,但不少人没坐过飞机,没到过北京。为圆老人们的梦想,去年10月26日,黄久生出资20多万元,带着40位“父母”们从敬老院出发,到武汉坐飞机飞往北京,游览了故宫,瞻仰了毛主席纪念堂等著名景点。在天安门广场,老人们一边挥动小红旗,一边高唱《东方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每个老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几十年的赡养和牵挂,已使黄久生和这些老人们情同亲人。每当黄久生回到敬老院,老人们那个亲热劲都让他感动不已。103岁的刘传江老人拉着他的手像小孩子一样跳来跳去,吕中秀大娘逮住自家养的土鸡硬要他带回郑州,宋时贵老人拉着他的手非让吃自己做的拿手好菜。人们都说黄久生是那“700位老人共同的儿子。”

黄久生感恩乡亲并不满足于赡养家乡的孤寡老人,他建希望小学,为夏楼村民组安装自来水,为家乡修桥修路捐款达1000多万元。自2016年起,他还在镇上设立助学金,每年向优秀学生颁奖,对优秀教师进行奖励,并对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先后资助122名大学生完成学业。

黄久生的家乡地少人多,致富门路少。他深知,要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仅靠“输血”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这些富余劳动力转移出去,实现“造血”才是从根本上拔掉穷根的治本之策。黄久生找到小时候的伙伴们说,“咱们都到郑州打工,有钱大家一起赚。只要大家好好干,就一定能干出个名堂。”

干的工程多了,农民工手里的钱也多了。黄久生带出来的弟兄们陆陆续续在家乡盖上了新楼房。而当这些造型别致的楼房成为家乡的道道风景和新的乡愁时,找黄久生要活干的人也越来越多,从晏岗村扩展到双柳树镇、潢川县,再到周边几个县的农民都来找他。而黄久生的建筑团队也从几十人、几百人、几千人,发展到现在的15000多人,其中4800多人是来自家乡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他们每年为家乡带回5亿多元劳务收入,黄久生成为大别山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带头人。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