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灿
朝阳初升,一个中等身材的汉子已健步赶往农家,夕阳西下,他方才拖着疲惫的双脚告别农户。他就是市民族宗教局选派到罗山县灵山镇檀墩村任驻村扶贫第一书记的陈林。
自2017年驻村后,陈林将抓好村党支部建设作为履职的第一要务来抓。他以开展“严乡强村育新计划”为抓手,围绕“一引二带三联系”主题,做好村级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积极鼓励引导两名80后大学生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为增强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他带领村干部积极转变改进作风,变群众上门为干部下户,着力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效率。
激活产业发展,让增收成为群众的永恒笑颜。陈林经常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交流,了解群众需求,并与村“两委”班子共同研究谋划发展规划,积极发展村集体产业。依托村内省级茶叶龙头企业,以村第一书记发展资金30万元入股公司,实现村集体年稳定收益2.4万元,带动30户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元;争取上级扶贫资金260万元在孙湾组建成300千伏光伏发电基地,村集体年增收达20万元,带动60户贫困户年均增收3000元;指导村委会成立罗山县丰园裕民香菇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60余亩,争取项目资金170万元建成36个香菇种植大棚、分拣车间和冷库,年固定菌棒13000余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20万元以上,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跨越。
陈林常说,我是农民的孩子,对农村农民有着特殊的感情。驻村以来,他始终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真正做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尤其是困难群众的“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更是时刻系在他的心头。2018年冬天,当得知贫困户喻茂胜棉被有点薄,怕他冻着,陈林不顾山路崎岖,顶着寒风连夜为他送去新棉被,不善言辞的喻茂胜泪流满面地说:“你比我亲人还亲!”几年来,陈林走遍了檀墩村的角角落落,他走到哪里,就把党的温暖带到哪里,哪里就一片欢声笑语。在檀墩村,老百姓们动情地说:我们一天见不到他,就想他。
陈林始终把脱贫攻坚责任扛在肩上,把群众冷暖放在心头。可对家人,他却有着深深的愧疚。妻子身患严重肝脏疾病,他却顾不上照顾一天。2018年7月,妻子在北京动大手术时,因正逢省脱贫攻坚半年工作考核,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悄悄与妻子告别……
由于工作突出,陈林多次得到上级领导肯定,檀墩村也被灵山镇表彰为脱贫攻坚先进村、党建工作优秀党支部,并被市里列为“乡村振兴改革发展试点村”,一项项荣誉背后无不凝聚着陈林那800多个日夜辛勤耕耘的汗水。
没有怨言,只有付出,一如陈林最朴实的话语:“我不能愧对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希望,我要用心去工作,用我的双手,在脱贫攻坚一线奉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