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夏青云 李 倩 文/图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宣传河南省践行“枫桥经验”、创新社会治理、开展平安建设的新举措、新成效、新经验,12月16日,由省委政法委、省委网信办主办的“贯彻全会精神 建设平安河南”网络主题宣传活信阳站启动。自本期开始,本报法制周刊记者将和采访团一起深入基层一线,集中采访平桥区“雪亮工程”和网格化服务管理的融合运用,践行“枫桥经验”、开展平安建设的“新县实践”和创新探索乡村矛盾化解新机制,光山县“爱学生、护校园、保平安”的典型做法等。同时,本报法制周刊将推出系列专题报道,反映平安信阳建设方方面面的创新之举。本期推出平桥篇,敬请关注!
如今,在平桥区,到处都有一双双雪亮的“眼睛”,守护着百姓的平安。“雪亮工程”让城市治安防控再无死角,加之“网格化管理”辖区网格员下沉一线日常巡查,治安事件通过综治网格化管理平台“一键解决”,将作用发挥最大化,有效防控违法犯罪、化解矛盾纠纷、排除安全隐患。
12月16日,“贯彻全会精神 建设平安河南”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一行来到平桥区综治中心、平桥区陆庙街道筹建处综治中心、平西街道滨湖社区综治中心及洋河公安分局等地了解这两项措施是如何发挥作用。
“雪亮工程” 安心安稳安全
在平桥区陆庙街道筹建处综治中心的一块大显示屏上,显示着辖区6监控点实时监控情况,村里交通要道、三岔路口、学校门口等公共场所的实时情况,一目了然。“以前乱倒垃圾、偷鸡摸狗的事时有发生,如今村民连一片纸屑都不敢随便乱扔,毕竟高清摄像头都看着呢。”说起乡村的变化,辖区村民马德旺感慨颇多。
马德旺连连夸赞的高清视频监控系统,正是平桥区着力打造的“雪亮工程”。“雪亮工程”是以县(区)、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对办案民警来说,‘雪亮工程’的推广应用极大地帮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锁定线索、固定证据。”洋河公安分局刑事技术中队中队长刘景龙说,民警通过“雪亮工程”线索串联、视频追踪、案件串并等手段,获取犯罪嫌疑人的轨迹,为进一步破获案件提供了有力线索。
前不久,平桥区洋河镇及周边辖区接连发生盗窃粮食和生活用品案件,村民家中包装好的粮食和家庭生活用品一夜之间“不见踪影”,堪称“搬家式”盗窃。
为此,洋河公安分局组织精干力量成立专案组,放弃节假日休息,利用“雪亮系统”对监控视频进行分析甄别、案件研判串并,通过近一周的剥茧抽丝,民警发现一辆三轮车大路不走走小路,不符常理。最终,民警利用此条线索进行摸排,一举将两名犯罪嫌疑人抓获。
近年来,平桥区积极探索网格化服务管理和“雪亮工程”的融合运用,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已经按照标准完成了统一化建设,实现区、乡、村三级全覆盖。目前,平桥区规划建设一类监控探头1802路,相关监控点位的经纬度已采集、电子地图已绘制,累计完成各行业部门及社会资源联网二、三类监控探头8887路。
网格管理 便民利民为民
“楼梯道随意丢弃杂物。”近日,平桥区平西街道滨湖社区第一网格网格长周欣欣在辖区走访工作中发现,一居民将纸箱等杂物堆积到楼梯道中。随后,周欣欣将现场情况拍照,上传到“智慧平西网格通”APP,并帮助居民将物品转移,不出半个小时便将此处的安全隐患消除。
从拿着记录本入户给群众做记录,到只需轻点手指就可将各种图片文字信息录入系统,周欣欣深深地体会到平桥区推进“雪亮工程”和网格化服务管理带来的好处和变化。
记者了解到,平西街道实行每日巡格制,负责收集信息,对网格内环境卫生、综治安全、矛盾纠纷等工作进行排查。网格员活跃在城市社区每个角落,成为服务群众的“流动窗口”、社会治理的“首道防线”。
目前,平桥区乡镇(街道)23个二级网格、村(社区)269个三级网格大框架已经形成。平桥主城区按300户至500户或1000人的标准,划分出62个网格。农村各村民小组为四级网格,全区共建立四级网格3546个,共录入人口信息69.9万余人,房屋信息20万条, 两新组织4037个,重点水域8058个,精神障碍患者2547人。
“通过网格化管理有效解决群众的需求和矛盾纠纷,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切实做到小事不出社区、村组,大事不出街道、乡镇。各项工作的开展与网格相结合,有力地推进了辖区工作的开展,让基层基础工作更扎实,密切了干群关系,营造了良好氛围。”平桥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刘瀚清说。
融合运用 共建共治共享
“快,有人要跳河。”前不久,平桥区平西街道的社区网格员通过河道监控视频发现一女子坐在安桥上面向浉河,随身携带物品扔在桥上,种种迹象表明,该女子准备跳河轻生。该网格员立即通知了正在安桥附近夜巡的巡逻队员,巡逻队员许东、李大富等人立即赶往安桥,发现该女子正在翻越桥栏杆,李大富迅速抓住女子的手,将跳河女子拉了上来。
如此迅速地解决问题,得益于平桥区“雪亮工程”与网格化管理的融合运用。在平桥区综治中心的显示屏大屏幕上,记者看到屏幕上直播着平桥区多条重点路段的监控视频及各类民生信息。同时,该系统还连接着各乡镇的综治中心,方便工作交流。该中心工作人员只需手指轻点平桥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便可查看网格员上传的事项是否已落实。
平桥区把利用“雪亮工程”与网格化管理深入融合,把治安防控措施进一步延伸到群众身边,打通平安平桥建设的“最后一公里”。该区提前在网格化智慧平台预留好视频调用接口,确保网格化指挥中心平台可以调用“雪亮工程”所有视频监控资源,同时在“网格通”APP里开发“雪亮工程”视频监控硬件管理维护功能。这不仅使目前“雪亮工程”视频监控点位在指挥平台地图上精确定位,还能实现点位日常报修、维护等工作,做到设备信息化,维护工作便捷化。
据了解,平桥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和“雪亮工程”融合运用以来,发案率下降22.1%,破案率上升4.8%,各类民间纠纷矛盾调成率保持在95%以上,全区社会秩序持续向好。目前,平桥区初步实现了各部门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让矛盾早知道,纠纷早发现,事件早处理,大大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
平桥区通过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充分运用科技信息技术,让“雪亮工程”这双“眼睛”看得更远,网格化服务管理的“触角”伸得更长,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一体化运作,实体化运行,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