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迎春
12月12日,潢川县举行第二届州姜文化节,州姜、萝卜、黑猪等特色农产品以“一村一品”的形式进行展示,并现场推介售卖。
此次州姜文化节是展示潢川县农副产业新发展、州姜文化新成就的一个重要窗口,是提升该县及卜塔集镇全国知名度与品牌影响力的新舞台,展现给人们的是潢川县在脱贫攻坚路上取得的新成绩。
“此次活动主要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委十届十次全会部署,通过做活‘一块姜’,把州姜这一传统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以实际行动助力脱贫攻坚,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潢川县委宣传部部长沈伟告诉记者。
州姜种植历史悠久,唐贞观年间已经开始栽种,至今已有1000多年。潢川古称光州,故所产生姜称为“州姜”,又因卜塔集镇沿河湾地是集中产区,又称为“卜集州姜”。州姜除了具备一般生姜的功能外,还具有“皮薄、肉嫩、内瓤呈菊花状而无筋,色正味浓,久贮不易变质”等特点。早在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州姜就作为全国优秀农产品登上了国际舞台,并获荣誉奖。1953年、1960年参加中南局、国务院召开的“三辣”“五辣”会议,均获嘉奖。1986年,“潢川州姜”被收入《中国土特产大全》和《河南土特产资料选编》典籍,1989年编入《信阳地区特产及资源》一书。2018年,潢川县成立了州姜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领导小组。
“打造州姜品牌是我县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施策培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门路,推动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潢川县副县长李运宝说,卜塔集在做大做强花木产业的同时,深挖“州姜始祖”品牌价值,打造现代农业的“双引擎”。
“为大力发展州姜种植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卜塔集镇制定了《卜塔集镇支持州姜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卜塔集镇党委书记朱自强说,为州姜种植户每亩补贴400元,引导每村成立了州姜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了州姜保底价格收购机制,并与有关企业洽谈市场开发合作,构建了“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州姜产业发展模式。
目前,潢川县利用州姜的传统品牌和资源优势发展州姜种植产业,形成政府引导、科研先行、农户为主、企业带动的新型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深度发掘州姜的食用、药用价值及文化内涵,传承州姜生产技艺,将之打造成为潢川县一项新的优势特色产业,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